除了武臣之外,这船舱之内还是聚集了在吴国最顶尖的文臣,以刘基与李善长为的一众文士穿着青衣长袍坐在左侧一排桌椅上,与着右侧那些穿着胃甲威严的将领们对比起来,到时有了一股莫名韵味参杂在了其中。反正以朱元璋的目光一眼望去,见着两排鲜明的文武臣们,一时间舒心无比。
在见着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朝着自己这边望来,解下披风与着一旁的亲卫,朱元璋咳嗽一声便是泰然自若的踏步了其中。
朱元璋才是安然入座,这时刘基放下茶杯早已经迫不及待的出身起来拱手道:“禀吴王!现下金陵之中乱做一团,不但是各个仕子们在蛰龙街上跪地闹事造成混乱,就连着巴雅尔率领着他的胡人军队驻扎在长江北岸的江浦城外,其本人已经到了金陵,是要问吴王要他的蒙古降卒,也是幸好有着宋濂把他给拖延住了,不然巴雅尔的性子还真有要一直追下江南的趋势。诸位文臣武将也都是与臣一样,想不通为何要在金陵这样多繁琐事物的时候,一件事未做执意要南下而去?”
朱元璋喝了一口早已经备好的热茶,听到还有巴雅尔这档子事,知道自己把他那蒙古降卒也给忘到一边了。而且自己也没有说明理由,就是强行带领着这一众将领文臣南下了江南,一时间也是有些尴尬的挠了挠鼻头说:“这事先没有与你们说明理由也确实是本王之过。想不到这一下江南除了躲过那些儒士,还是把巴雅尔也给一并躲过去了,这些要事还是等本王南下归来时再一并解决吧。至于这江南所要的行事便是由着百越讲与诸位听!”
要说这南下江南所要做的事情肯定也是瞒不过身为尚书却是几乎有了宰相职权的刘基,他这番把所有事情挑明也就是为了解除众人的疑惑而已,一并说出来总比要他们胡七通要好得多了。对比于戏耍儒士,派遣官吏教授那些寒门仕子为官之道,这让同样身为寒门子弟的刘伯温也是没有什么异议,而且在他看到好处之后甚至还是推波助澜了一番。完事之后,在金陵时早有过布置,不然就说这千人之众的儒士聚众闹事,兵士们骂不过打又打不得,那也是没有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领了命令,李善长起身面对着众人心腹中陈词一番,务必要那些大老粗也是听得懂他所讲的意思:“……先前濠州之时,臣与吴王在濠州府衙时议论过一番,所做的商量不过是北伐时所要做好的准备与着之后登基之时所必要的条件,先说北伐就务必要许多能胜任官场、能治理民生的士人……绝不能让那些不知官场世事的秀才在这后方诸县乱做一番,乱了我北伐大军后方的局势。
而今日至江南去,除了要躲避这些儒士的叨扰之外,更是要借助世家的力量早日修建好皇城,只有把着皇宫给修建好了,到时我大吴也好有了底气邀请天下英豪,一同观赏吴王登基时万民空巷的盛景。”
随着李善长俯身退下,朱元璋左右瞧见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脸上都是一片红晕兴奋的神色,元璋知道他们这是为自己所决定称帝时所激动的。毕竟不管是谁,只要吴王能够登基称帝,除了对这些吴国众将们能力的肯定之外,还是能够让他们加官加爵。
在这乱世之中一众人一心辅佐一人,不就是为了这个时刻么?朱元璋也是知道他们的心思,笑着道:“这登基之事还是不急的,毕竟要与江南世家谈妥事物,再集结钱粮修建好皇宫皇城,再是选一个大吉日子,怎么也要三两年过去。所以,先不谈这事,我们的话题便是都回到北伐事情上来。
既然是北伐,那我们务必就是要把着这些蒙古异族人都给驱逐到塞外去,但要是把他们都给驱赶跑了我们就是绝对安全了么?这些蒙古人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是控制着大片的土地,他的后人们从而建立了四大汗国,而我们坎坎消灭了中原的元帝国,还有其余三处帝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