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石勒起兵与西晋灭亡刘渊是南匈奴单于余扶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原居并州(治今山西太原),后长期充作质子,留居洛阳,汉化极深。***八王之乱***发生后,成都王司马颖欲结刘渊外助,遂遣其返回故地并州。晋惠帝建武元年(304年),刘渊称汉王。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年),又改称皇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国号汉。接着,刘渊遂率众攻晋,并对洛阳形成包围态势。永嘉四年,刘渊死,其子刘聪即位,继续进攻洛阳。次年,洛阳陷落,晋怀帝被俘。这时,西晋大臣拥立晋武帝之孙司马邺在长安称皇太子。怀帝被杀后,司马邺遂在长安称帝,是为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刘聪派族弟刘曜攻入长安,俘获愍帝,西晋亡。
石勒是羯族人,世居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西晋末年,曾被掠为奴隶,卖往山东荏平为耕奴,后被免奴为客。***八王之乱***发生后,石勒以十八骑造反,投奔刘渊。后经转战河南、河北,兵力增至10多万。当刘渊围攻洛阳时,西晋执政东海王越和太尉王衍曾率10万主力部队南撤,企图控据江东。行至苦县(今河南鹿邑),被石勒追及,晋军被俘后,全被坑杀。
第十一章东晋十六国
(317420年)
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邺(后改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在此前后,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族又相继在北方建立了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和大夏(可简称为一成、二赵、三秦、四燕、五凉、一夏)16个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建宋,东晋灭亡。东晋十六国的历史,以淝水之战为界,可划分两个阶段。
第一节淝水战前北方各族建立的割据政权
一、汉、前赵、后赵兴亡
汉国兴亡汉国是匈奴人刘渊所建。刘渊死后,即位的刘聪于316年灭西晋。刘聪死后,其子刘粲继位。刘粲荒淫无度,朝政混乱,太后之父靳准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刘粲,遣使称藩于东晋。319年被石勒所灭。
前赵兴亡318年,靳准在平阳发动政变不久,镇守长安的刘渊族子、汉相国刘曜即起兵东征,行至赤壁(今山西夏县西北)即帝位,建国号赵,后迁都长安,史称前赵。329年,前赵被石勒所灭。
后赵兴亡后赵的建立者是羯人石勒。靳准政变后,镇守河北的石勒率部亦向平阳进击。靳准被部下杀死后,石勒攻入平阳。319年,石勒自称赵王,迁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史称后赵。石勒对境内百姓实行***户赀帛二匹,租二斛***的赋税制度,剥削较轻。又大兴学校,喜爱汉族文化,优容汉族门阀著姓。并严禁酗酒,劝课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兴盛,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位杰出君主。
石勒死后,其子石弘继立。335年,石勒之侄石虎杀弘自立,又把都城迁至邺城。石虎是十六国时一个著名暴君,残忍暴虐,嗜杀成性。其子石邃更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349年,石虎死,诸子争权。次年,石闵乘机夺取了后赵政权,后赵亡。
二、冉魏兴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