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大周天子准备诛杀杨坚,杨坚果断反击。五月十一,天子暴毙,杨坚立宇文阐为帝,攫取权柄。

六月初六,杨坚以天子名义下旨,恢复佛道两教。

六月初,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借口杨坚弑君,起兵叛乱。同时间,豫、荆、襄三州蛮反,攻杀州郡。大陈乘机北上攻伐。突厥乘机宼边。回到京师的五位藩王也积极谋划诛杀杨坚。

大周岌岌可危。

李丹虽然想尽一切办法夺取国祚,但终究功亏一篑,最后不得不在佛道两教的劝说下,和杨坚携手抗敌。

这是一场生死大战。

并州总管李穆在这个关键时刻,毅然选择了支持杨坚,此举迅速扭转了天下形势。

八月,韦孝宽、李丹等人率军击败相州总管尉迟迥。

九月,王谊攻击司马消难。司马消难败,投靠大陈。

十月,韦孝宽率军平定豫、荆、襄三州。

十月,梁睿、李丹等人东西夹击,击败益州总管王谦。

杨坚也在长安连续诛杀藩王。

大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

二月初四,杨坚受禅,建立大隋。

杨坚以儒学治国,辅以佛教禅宗、道教楼观道,极力压制佛教其它宗派,严厉打击道教的天师道,这使得南朝的佛教天台宗、莲宗等宗派和道教的天师道对大隋极为仇恨。

杨坚大肆分封宗室,实行三省六部官制,修改均田制、赋税制,修改府兵制,一连串的新政狠狠打击了门阀,这让大隋内部的矛盾骤然激化。

此刻的大隋内部不稳,朝堂上纷争不断,门阀豪族抗击新政,各地叛乱迭起;外部忧患重重,北有突厥、吐谷浑、东胡的契丹等外族,南有大陈国,一个个虎视眈眈。

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从大漠传来,突厥佗钵可汗死了,突厥一分为四,战乱在即。

杨坚大喜,为了转移矛盾,于九月起兵,准备攻打大陈。

十月,大隋实行新律。

大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

正月初十,大陈皇帝驾崩。这对大隋是个好消息。但是,突厥人的连续宼边,让大隋无力南下。二月十五,大隋罢兵,全力防御突厥人。

五月十六,突厥五个可汗,四十万军队南下。与此同时,原北齐高宝宁攻打幽州。吐谷浑攻打陇西。

大隋和突厥的决战开始了。

大隋一边让长孙晟cheng频繁出使突厥各部实施离间计,一边八道出塞,集结数十万大军北上攻击突厥。

这场大战持续四年,到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七月,*沙钵略可汗移居白道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臣服大隋为止,大隋才算扭转了大漠形势,取得了对突厥人的绝对优势,而吐谷浑基本上已没有还手之力,东胡的契丹更不敢放马南下。

李丹在这四年里往返于朝堂和战场之间。他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朝堂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杨坚也在这段时间里逐渐巩固了大隋。

随着大隋军队在大漠上的节节胜利,大隋的各项新制度也一一推行和实施,而朝堂和门阀之间的矛盾在一系列利益争斗中也越来越激烈。

大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梁士彦、宇文忻、刘昉密谋造反被杀,而杨坚也因此和天骄公开决裂。

李丹此刻已经认同禅宗的统一观点,他借助天骄内部的分裂,经过一系列艰苦争斗,重整了天骄,并借助天骄的力量影响大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