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外祖父……”犹豫地伸首往书房中望去,董厥心喜却是不敢轻易违背老爹的言论。我笑,牵着他,起身欲要迈进书房,“姨母给你作保,外祖父不会责怪你的。”
“多谢姨母。”
闻言,我复得又低下身去,认真地望着他纯净的眼眸,言:“厥儿,纵使你的娘亲不在了,可是姨母会将你当作亲生的孩子一般照顾,所以你不用同姨母道谢。”
“姨母……”双眸盈湿,董厥扑到我怀中,搂着我的脖子,呜咽。
……
牵着董厥步入书房,我让随侍的妇人先行回去,那些妇人虽有所担忧却也不敢违背我的命令,犹犹豫豫地便也就离去了。
而老爹对于我私自帮董厥去罚的行为,并未多言。诚然,老爹的反应在我的意料之中,不然我也不敢如此作为。不过一墙之隔,老爹定是能够听见我同董厥的言语的,如此,既然老爹中途未插一语,便就代表着他默许了我的所言所行。
“外祖父。”小手纠缠着衣角,董厥低敛眉眼,蹑手蹑脚地踱到老爹面前,“厥儿日后会更加勤勉读书的,不会再惹外祖父生气了。”
严肃的瞥了董厥一眼,老爹问:“当真?”亦如最初听闻我言“女儿再也不敢了”一般。颔首再颔首,董厥满目认真,万般诚恳的模样,却是不同于我当年的狡黠敷衍。
“罢了,你先回去吧,明日我再查。”老爹语气温和了许多,挥手让董厥先行离去。待董厥出了屋室,老爹便招手让我坐到他对面,递了一张纸帛予我。
“这是什么?”疑惑地望了望老爹,我不解地接过纸帛起来。
“夏六月,帝罢三公官,重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日,曹操位至丞相。”短短的两句话却预示着巨大的动乱。
看罢,我骤然抬眸望向老爹,双手微微有些颤抖。老爹却是淡然,“曹操即为丞相,下一步便是要整兵发往荆州。前些时日,荆州更是有信,言刘表已到弥留之际,怕是活不过三月。”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十三年夏六月曹操为丞相,秋七月发兵南征刘表。八月,刘表亡,九月,曹军至新野,随后将襄阳等地掌握手中。
“曹军将至,爹爹可能自保?”纵然我无数次的逼自己相信老爹可以自保,但真是到了此时此刻我却还是抑不住地担忧起来。
“阿硕,你无须担忧。黄氏世代居荆州,同蔡氏、蒯氏、庞氏、习氏并为荆州五大家族,岂是轻易可以为战乱所扰的。再者,比于蒯氏、习氏、蔡氏,黄氏同刘表并无仕途上的交集,曹操即使要消灭地方力量短时间也不会轮到黄氏。”老爹扯了扯唇角,宽慰我道,有理有据,颇有说服了。
只是……想到此处,我言辞急切,“只是,比起姨父,曹操更恨的是刘备。而爹爹独女的夫婿此今正奉命于刘备帐下,出于这一层,黄氏难道不会首当其冲?”
刘表死在曹操到达荆州前,日后刘琮更会投降于曹操,此后,所谓的与刘表有仕途交集的大家族基本全都投靠了曹操,曹操又怎么会对付他们?这般,就只剩下了黄氏和庞氏,而庞氏以庞德公为代表,多喜游离于政局之外。老爹虽然也游离于政局之外,但是因为我的缘故,怕是不得不受到牵连。
“为父到底是荆襄名士,自古英雄重名士,曹操即便想连坐黄氏也不会覆了黄氏。何况,他若是想要在荆襄立足,就必须取得五大家族的拥护,不然即便是坐拥荆州也难得民心。”老爹摇首,并不在意我的担忧。转而,他长长地叹息,望着我询问:“阿硕,若是离开黄府,你可有能容身之处?”
“离开黄府?”我讶然,难以明了老爹何出此言,“爹爹难道要将我赶出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