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烽烟不弃 139 儿女婚事姻缘乱(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即便有一妇反驳,“孟夫人这是什么话?皇后贵为帝妻,自是公正不阿,岂会因自己身出益州就帮衬着益州?!”

先前出言的夫人怔愣,半晌才反应过来,赶忙离座伏地,叩罪,“臣妇失言,还请皇后饶命。”

皇后面色不改,转眸,望着我亲切询问:“对此,不知丞相夫人有何看法?”

这意思是要按照我的看法处置此女?

我笑,突然就觉得不仅做丞相夫人烦,做荆州之臣的内妇更烦,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能牵扯上身。

可是,既然已经上身就不得不处理处理。

我放下酒盏,看向那孟夫人,淡淡道:“孟夫人失言,有辱皇后名声,实乃大罪,不过,她面色和善倒也不像是危恶之人,想来定是得见皇后愉悦得有些忘我才说出这等言辞,皇后贤良,就看在今日这般佳好的日子上饶恕她吧。”

皇后颔首,许是认同我的言语,拂手让她起身,“好了,这次便就看在丞相夫人的份上算了,往后,孟夫人还是小心些言语吧。”

“多谢皇后,多谢丞相夫人。”接连两个叩首,孟夫人感激涕零。

我却忍不住地评价,皇后还真是好手段,一面给所有的君妇臣妇一个下马威,一面表明公正,绝不会对任何人有所偏袒,不管是荆州老臣还是益州降臣,尽皆一样,轻易地便就使众荆州臣妇提起的心安定下来。

有谋略,有手段,看来,即便是内里,她也应是个佳好的皇后。

甘夫人,有这般聪颖的女子辅佐刘备,你总该是放心了吧?

小插曲后,宴飨又恢复和乐,只是无人敢在妄加言断,深怕一个不慎便是开罪了皇后。

但,到底还是有人言论的,将话茬转移到子女身上,多多少少有些求亲的意味。

其中饱受提及的儿郎便是我身后的董厥以及莫华家的十六小子李丰。

那李丰生得倒也甚好,英容伟岸,颇有将气帅风,日后必然能够收获不少姑娘芳心。

先是一官员小妇,约莫权位并不太高,期盼地询问莫华,“李夫人家公子真是气度不凡,不知可有娶亲?”

莫华笑笑,稍稍侧眸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小子,难掩作为母亲的骄傲,坦然答:“娶亲尚未,但通房侍婢已有一双。”

“那夫人可曾想过要给公子娶个什么样的妻子?”

莫华浅淡,“门当户对便可。”

霎时,那夫人便闭了口,没再多言。

然后,又有一妇出声问我,“那丞相夫人家的公子可是同样未有婚配?”

那妇人我并不相识,但,依据举止谈吐猜测当是个小家碧玉,夫家虽算不上权贵,但,亦是不俗。

照理,她愿收董厥为婿已是不错,毕竟董厥只是孔明的养子,就连姓氏都不曾更改,身份地位并未高贵到哪里去。

但是,在我的眼里,他同我的亲子也无甚区别,便不想遂了那夫人的心愿,拒绝道:“月英心中已有儿媳人选。”

何况,我还想将不弃配给他来着。自然,前提是,他愿意,不弃也愿意。

总归,要娶什么女子,要嫁什么男子,都看他们兄妹自己喜欢。

而后,又有其他人相互言说了自己家的儿郎,有被瞧上的,也有没被瞧上的。

说完儿郎又说女郎,这次竟是出奇的没有夫人过问不弃。

小丫头自尊心受挫,坐在苇席上嘟着唇,略为不满。

不过,我很清楚,没人问她,并不是因为她不讨喜欢,而是因为她同张飞家的囡囡一般,同被众人默认为未来太子妃的最佳人选,如此,又有谁敢同太子抢人呢?

这般也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