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口茶才道:“你呀,总是当他孩子。我素日里头冷眼看着,倒是个心里有数儿的。性子又好,既不会平白得罪人,又不会叫人欺负了去。听说如今在学里,功课也是拔尖儿的。”

黛玉欲站起身来,旁边伺候着的丫头子衿很有眼色,忙上前扶着——前些日子,黛玉从胤禛那里找了个长随,将秋雁嫁了过去。那人二十出头了,只是无父无母,因此便没人替他张罗着娶亲的事情,他也乐得自在。黛玉看他往日里头办事利落,心也细,便跟胤禛商量着配了秋雁。两个人原也见过,都还满意。黛玉私下里又跟秋雁说了,只要好生地办差,将来前程是不愁的。

只是因此黛玉身边儿的大丫头少了一个,便将原来陪嫁的一个二等丫头改了名字,提到了一等丫头的位置,便是这个子衿了。

黛玉扶着子衿的手,站了起来。看院子里瑾儿拿着两个上下丢着玩儿,逗得弘历在一边儿不停地叫着:“舅舅,舅舅!”

弘历学话很早,黛玉嫌“额娘”二字绕口,便教着他叫“妈妈”,谁知道弘历学是学会了,只是偏生只学会了一个字。那日头一次开口,倒叫胤禛误会了,以为叫的是自己,颇为自得了一阵子。

其实弘历跟瑾儿见面并不多,这个时候又急着要瑾儿手里红红的果子,叫的快了,听起来倒是跟“求求”差不多。

黛玉看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笑闹着,不由得也笑了。回头对林姑奶奶说道:“瑾儿从小儿心就细,想的也多。依着我的意思,如今他年纪并不大,还是该以读书为主的。况且到底是终身大事,我也怕他性子未定,将来若是夫妻两个不能同心同德,倒是不美的。”

林姑奶奶也站起身来,笑着拍了拍黛玉的手臂,温言道:“你这虑的也是,你父亲也是这个意思。再者说,今年又是大选之年,这门当户对的人家,岁数儿跟瑾儿差不多的,都得去选秀了。哪里就能看的好了?倒还是等等也好。”

不说这里黛玉为着瑾儿的终身思虑着,贾府那边儿可是闹翻了天了。原因么,又是出在了宝玉身上。

宝玉年纪渐大,时常往荣府外头,跟薛蟠冯紫英等人聚在一起。先前贾政还不愿意叫他出去,倒是贾母说了,冯紫英等人也是世家子弟,理应结交着些,不说对宝玉日后的前程有什么好处,便单说宝玉如今快十八岁了,也当有些自己的朋友了。

有了贾母的话,宝玉倒是如鱼得水。他本来从小养在内宅,身边儿都是如宝钗三春姐妹一般的女孩儿,见的人实在有限。跟薛蟠出去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荣府外头竟是有趣的紧。

一来二去的,宝玉也认识了不少京中的纨绔子弟。他本就生的极好,言谈举止又温柔有礼,便难免有几个存了那龌龊的心思。只是一来宝玉身边儿有薛蟠这个呆霸王护着,二来宝玉对自己看不上眼的人从来不假辞色,久了大伙儿也就淡了。

只是合当有事,那一天薛蟠请客,不知道是谁起的意,竟将一个叫做蒋玉菡的唱小旦的戏子请了去。这个蒋玉菡艺名叫做“琪官儿”,自有长得鲜艳妩媚,身段儿妖娆,比一般的女孩子还要貌美。他嗓子又好,在京里头着实有些个名气。

当然也有人打过他的主意,不过,蒋玉菡极是聪明,知道自己的身份卑贱,老早便靠上了九贝子胤禟。

胤禟身为皇子,又极擅经营,乃是有名的“九财神”。蒋玉菡跟了他,倒也得了不少好处。只是似蒋玉菡这样的,胤禟见得多了,没多时便丢开了手。

蒋玉菡自然也并不会对着一个皇子动了情,原就是抱着目的而去,如今既没人敢欺负了自己,自己也得了些好处,那真是一举两得的。

因此,蒋玉菡虽然红遍了京城,只是这样的酒席是很少去应酬的。

也是那一日闲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