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他道,“绕林姑娘心善,必不忍陛下一生苦念。”
沈御离的眼睛立刻亮了:“道长有法子让朕见她?”
道士叹道:“这养魂珠必有来处。陛下跟着它,当可知晓一些因果。至于能否见到绕林姑娘的前身,那便要看造化了。”
沈御离大喜过望,喜极而泣。
只见道士执拂尘在半空中画了几道什么,然后凌空虚指,那珠子便发出了温润的红光,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托着似的,缓缓地飘了起来。
“跟上!”道士忽然厉喝一声。
沈御离想也没想立刻迈步追上去,就看见那珠子一路飘行,转出一道宫门、穿过一条夹道、走过一条长街,最后在佛堂门口停留一瞬,缓缓地飘了进去。
佛堂!
沈御离顿了一顿,忽想起从前每次经过佛堂,绕林都会觉得不舒服,连带着对佛堂附近的祈祥宫也没有什么好感。
他一直以为她是妖怪所以不喜神佛,却从未想过,那佛堂恰恰是她的诞生之地。
当然,“养魂珠”的诞生之地,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她的前身含恨惨死的地方。
难怪,难怪!
沈御离一路揪着心,脑海中仿佛想到了许多事,却又乱乱的一团糟,什么也理不清楚。
他看到那珠子飘进佛堂,落在了那尊佛像的掌心里,像婴儿躺进了摇篮,姿态十分恬静。
“道长,她……”
他回头想向那道士问话,却没有找到人。
身后的场景不知何时已经变了,不再是佛龛香炉童子塑像环绕,而是空荡荡一片,光线暗得仿佛带了几分冷意。
沈御离吃了一惊,忙又回头看向佛像手中,却见那珠子上的红色光晕已经消失了,仍旧又恢复了初看到时的模样——就是一颗宝光灿烂的明珠而已。
那珠子是从房梁上凤首雕花的口中跌落下来的,佛像以宽厚的手掌接住了它。
时逢乱世,佛并不能普度众生。它所能庇护的,也只有这一颗小小的珠子而已。
眼前的光影,是数年前的一场惨剧。
沈御离听到窗外喊杀声震天,哭喊声、脚步声、求饶声乱成一片。
然后门帘声动,一个身披红袍头戴凤钗的绝世美人右手握着一把剑,左手却提着一个十二三岁明艳照人的小姑娘,三步两步闯了进来。
明知眼前是幻影,沈御离仍旧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两步。
那小姑娘的模样,他见过!
他第一次看到作为女孩子的绕林,那个粉色衣裙的小姑娘,不正是眼前这般模样?
沈御离的心里忽然有些混乱,一时竟分不清何时是真、何时是幻,更不知那个可以变幻形貌的“小麻雀”究竟哪副面貌才是真的了。
此时眼前的光影已流转许多,外面似乎静了些,殿内却压抑得吓人。
沈御离听见外面刺耳的声音喊道:“皇后娘娘,我们大统领言出必践,只要您交出玉玺、大开宫门迎接义军入宫,您就可以依旧做一朝皇后!楚氏已经日薄西山,您年轻貌美,又何必为这肮脏王朝殉葬!”
沈御离认得这个声音。
这是当年他父亲身边的一个副将,在所谓“义军”围困京都的那几年里,此人曾三次率领小股士兵潜入宫城意图抢夺玉玺,军中盛赞骁勇。
此人口中的“我们大统领”,指的正是沈御离的父亲、本朝的开国皇帝沈横。
沈御离也从嬷嬷口中听到过将士们进宫寻找玉玺的事迹,只是那时候楚氏君王仍在,忠臣义士誓死报国,不知有多少人前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