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便是各种妇道的提点:“……要好生孝顺公婆,与家中妯娌姐妹和睦相处,凡事不可妄言妄行,更不可使性子胡来。”

姜筠看一眼面向和善的高氏,替逢春回道:“逢春在我家极受喜爱,看来都是岳母教导有方。”

逢则见姜筠对逢春颇为维护,望着姜筠的目光愈发温和,姜筠似乎感应到了,对逢则和善的笑笑。

正儿八经的岳父岳母拜过了,接下来便是定国公陶廉夫妇,二房的陶觉夫妇,以及庶出大姑姑陶绵夫妇,和嫡出小姑姑陶璧夫妇,面对逢春的这些个长辈,姜筠全部以礼相待,没有对袭爵的陶廉多热络,也没对庶出的陶觉多冷淡。

长辈拜完了,轮到结识平辈亲戚,逢春领着姜筠一一认人,先指着陶逢鸿夫妇:“我大哥,二爷才见过,这是我大嫂子。”姜筠随即拱手,唤道,“大嫂子。”刘氏按规矩还礼,“五妹夫。”接下来依次是二堂兄陶逢康夫妇、三堂兄陶逢建夫妇、四哥陶逢则夫妇、五弟陶逢林、六堂弟陶逢邦、七弟陶逢谦。

别的人都还好,姜筠看到苍白瘦弱的陶逢谦时,神色温和道:“听你姐姐说,你身子不大好,常常服药,现在天气暖和,你可有感觉好些?”

陶逢谦到年底腊月才满八岁,七岁半的小男孩,看着十分脆弱。

看到他,姜筠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从前,不,其实他的身体比陶逢谦差多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几乎就没舒服过几天。

母亲交代过,今天有贵客来,让自己一定要乖,陶逢谦耐着性子,已拘束了好久,如今见今日的贵客,对自己温和可亲,胆子便大了起来:“天冷就容易生病,天暖就好多了。”黑溜溜的眼珠子转到姜筠腰间,见他腰间系着一块极鲜明的美玉,便道,“五姐夫,你这块玉佩真漂亮,可以送给我么?”

此言一出,高氏一惊,忙上前轻斥:“你这孩子,怎么如此不懂事?”被母亲训了几句,陶逢谦虽然没哭,却红了眼圈,扁了小嘴,高氏见状,也不敢再狠训,要是骂哭了儿子,场面只怕更难收拾,便转头对姜筠道,“小孩子不懂事,姑爷千万别见怪。”

逢则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满是讽刺。

姜筠脸上微带为难之色,一块玉佩本不值什么,可这一块……不待他出言,身旁的逢春已温声开口:“母亲,二爷身上的这块玉佩,是婆婆特意到伽蓝寺,求住持大师开光赐福,给二爷保平安用的,若是送了人,不免要辜负婆婆的慈心,还要背上不孝之名,若是七弟不嫌弃,我身上这块玉佩送他吧。”说着,就要去解系玉佩的丝绦。

高氏眼光一扫,只见逢春腰间的玉佩翠色通透,温润滢光,一看便是极好的货色,只怕是御赐的贡品,不待她开口,坐在最上首的老夫人,忽然开口道:“春丫头,你今日回门,人人都备了礼物,不要再额外破费了。”高氏忙也随声附和道,“春丫头,你七弟年纪小不懂事,你不必把他的话当真。”

陶逢谦心中不乐意,眼泪一涌,眼看要哭,高氏见势不妙,忙将陶逢谦领到一旁,低声的半哄半训,好歹没闹起来,逢春停下解玉佩的动作,冲姜筠低声抱歉道,“叫二爷看笑话了。”姜筠神色温柔的笑笑,“没事。”

姓陶的男丁已认完,姓陶的女儿也要简单介绍一下,逢春从大姐逢夏夫妇开始介绍:“二爷,这是我大姐,还有我大姐夫。”

介绍完,逢春其实心底略囧,这位赵大姐夫,她今天也是头一回见,要不是他与逢夏坐在一块,她哪儿知道谁是谁,见过礼之后,接下来是二堂姐陶逢萍夫妇,三堂姐陶逢蓉夫妇,四姐逢珍依旧没回来,可在姐妹夫妇堆里,还单独坐了一个年轻男子,约摸十八岁左右,逢春不识得他,但又怕认错,所以疑问的目光投向高氏。

高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