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帝看到秦桧为他们尽心尽力,心里感激不尽,他们毫不犹豫的换上了金人的衣服。秦桧也换上了金兀术为他特意准备的具有警报功能、红绿相间的珍珠玛瑙衣。这样一来,他们君臣三人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能辨认出来。
君臣三人换好衣服之后,秦桧前面探路,二帝随后跟着。一路上左躲右闪,格外小心。好不容易来到城门口,守城军士看了秦桧一眼问道:“干什么的?这么早就要出城?辰时未到不能打开城门,你们再等等吧!”
“这位大哥,我们是商人,要去外面收购皮货,如今这季节,正是收购的黄金季节,赶早不赶晚。大哥,行行好吧!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秦桧说罢,从兜里拿出一些散碎银子递给守门的那个军官,说道:“小小意思,不成敬意,给兄弟们买点酒喝。”
那军官接过银子,看了看二帝,看到他们穿着金人的衣服,也就不再怀疑,随口说道:“算你识趣,我就破一次例,打开城门,让他们出城。”
军士打开城门,君臣三人千恩万谢的走了出去。来到城外不远,突然听到铁骑的马蹄声出了城。
二帝心里一紧,他们担心追兵赶上来无路可走。
“主公,不要怕,我们先躲一躲,看看情况再说。”秦桧说罢拉着二帝来到城外一偏僻的地方。君臣三人躲在哪里静观其变,他们看到那铁骑一直向前去了,也就松了一口气。
“主公可曾知道,现在大宋由康王登基,号称高宗,定都金陵,改年号建炎;金陵被金兵占领,一路难逃,现在迁都临安,改年号绍兴。康王没有诏书登基,名不正言不顺,那些朝中大臣和大宋百姓对他好像不太拥护。要想振兴宋室,主公可写一份诏书给康王,这样也就名正言顺了。康王登基这么多年一直是励精图治,为大宋呕心沥血。二位主公现在回去,就只好当太上皇了。康王曾经和曹荣曹大人交代,如果主公肯写下传位诏书,就接你们回大宋享福,如果不肯写下诏书,就只能委屈你们继续呆在这里。”秦桧说道。
徽宗听了沉吟半晌说道:“朕早就不是皇上了,写诏书之事我不管。皇儿,你就代劳吧。我知道你弟弟这个人一直野心挺大的,他怕你回去抢了他的皇位,所以才这么做。他的心思我早就明白。”
钦宗听了感到疑惑,这传位诏书早在刚来金邦的时候就委托崔孝带给康王,怎么现在还要传位诏书?难道崔孝没有把诏书带给赵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父王,当年你不是写了血诏托崔孝带给了康王,怎么现在还问我们要诏书?康王即位这么多年,怎么还想着这件事?我担心康王压根儿就不想让我们回去。”钦宗说道。
“管他心里怎么想的?只要能振兴大宋,朕心里也就得到安慰了。父皇一大把年纪了,不想管,也管不了了。要你写你就写吧!不过加上一句:秦桧对大宋忠心耿耿,文韬武略堪当大任。”徽宗说道。
钦宗没办法,只好照办,他撕了一块衣襟,写下血诏,最后加了两句。秦桧看到自己的计划成功了,故意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说道:“承蒙二位主公对微臣的抬爱,秦桧誓当拼死护送主公返回家园。”
钦宗把诏书递给秦桧,秦桧接过诏书藏在内衣夹层里,然后带着二帝悄悄地来到城外五里的一片山林,曹荣早就雇好马车在那里等候。君臣四人上了马车,一路狂奔,来到宋金交界之地,这里布满岗哨,金兀术和哈迷蚩亲自盘查过往的每一个人。
曹荣看到盘查严格,回过头来悄声说道:“秦大人,今天我们恐怕从这里过不去了,还是绕道而行。”
“没事的,不要怕!放心大胆的往前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