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来此世开大道 二十七【道佛辩法 茅山法力】(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面色纠结,想要伏地叩拜神仙保佑,只是见莲台上的宝象禅师面色平静,又有些犹豫不定。

倒是那道装打扮的另类和尚先是惊愕,随即面朝寺外,伏膝跪下,以头呛地大呼道:“神仙,神仙爷爷恕罪,弟子由道入释,着实不该,这就正本归源,重开天台山,灵官殿,摒弃释门,传我道家一脉…”

“这些时日,多谢贵宝刹收容,诸位长老,贫道去也…”

这道衣和尚说罢,彻下胸前佛珠放到蒲团上,朝诸僧侣作揖三匝,不待众僧言语,便径自出门去了。

原来这道衣和尚本也是道家,那天台山上废弃的灵官殿就是他的观宇,只是近年来香火不继,又被佛门规劝,这才来禅院剃渡。

只是他到底怀念道门,又是灵官一脉传人,所以从不披僧袍,只着道衣示人,如今被钟七点醒,又弃释归道,回去重续道家传承去了。

众僧正要言语归劝,宝象禅师却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挽留,直到道衣和尚身影彻底消逝在寺外,宝象才朝诸僧颔首一笑,作佛揭一首曰: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不渡无缘之人,他一心要走,诸位上师也不必规劝挽留,各人自有各人福缘,各自的道路,强行干涉,也违我佛初衷…”

也不知他说得是钟七,还是那道衣和尚,禅师这般高深莫测,诸僧众也只得纷纷合掌颂念佛号,表示禅师说的对。

这厢壁诸僧依旧讲经说法不提,且说钟七有心显圣,遂使端公秘术,用飞罗粉,芒硝等催出一圈云雾,借云雾裹住身形,运起轻身功法,只是几个纵跃便出了禅院百十步外。

后续的事他当然不知,更不晓得自家一席话,竟然使得这天台山内,已经灭绝的道家一脉得以重续。

沿着旧路缓步下山,钟七嘴上说有要事儿,其实根本就没把贾清风交待的事放在心上。

他对于结交朝廷举人,状元什么的半点儿兴趣也没有,对他来说,结交些酸儒文人,肯定不如交些邓巡检之类的武人来的爽快。

此时清晨时分,秋风露冷,所以往山中的香客寥寥,钟七只身一人走在山道上,更是自在悠闲,一边儿作歌,一边儿拽杖乘天台山间的薄雾下山。

正行到山腰处,忽听一阵悲切哭声传来,钟七一怔,以为有人跌下山崖,遇了险情,遂连忙沿着下山路旁的一条岔道,循声往里面走了百十步,果然见那拐角山坳里有一位老妪跌坐哭泣。

“老人家,缘何一人在此哭泣,你的家人呢,快起来吧…”钟七见这老太婆哭得可怜,急上前去扶她,一边儿关切的问道。

许是见了好人,这老妪被钟七扶起,转头朝钟七望去,抽泣的回道:“谢道长关切,老婆子独身一人上山拜佛,我儿旬月前上山打柴,就再未归家。

恐孩儿独在山中被虎狼所噬,所以来山上拜佛,祈祷我儿平安归来,只是走到这厢,愈感孤独无助,心下优伤不已,再次哭泣…”

这老妪一双浑浊的老眼看向钟七,竟而略有精芒闪烁,钟七只是飘了一眼,便立马警惕的移过目光,心中暗自疑惑道:“摄魂术…催眠术?…”

却是方才看了老妪的眼睛一瞬,钟七竟然有种昏昏欲睡之感,浑身麻木,头脑昏沉,犹如被人催眠一般,连忙自咬舌尖,带来震痛才得惊醒。

这个也是端公秘术记载,凡遇鬼魅妖邪,邪师妖道,不论是鬼遮眼,还是摄魂术催眠等,皆可用此法,概因舌尖血为纯阳聚集,善能辟邪伤鬼。

其实从科学上讲就是舌头上的神经比较密集,轻咬下去,产生一阵剧痛,就能把自己给惊醒。

“呵…呵…老人家不要太过悲伤,贫道善长相面,见老人家你的面相,不是个孤寡之相,令-->>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