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后继续攻击,一直杀到临漳城外。

太行义军全线后撤,撤到了邺城和韩陵山一带。

这一带南边是洹水,有魏郡首府安阳城;北边是漳水,有河北重镇邺城;中间则是韩陵山,一座名震天下的山冈。

在过去近百年的历史里,这里曾爆发了两场决定中土命运的大战。第一战是六镇大起义的义军领袖葛荣和枭雄尔朱荣之战,这一仗葛荣大败,六镇大起义宣告失败,而高欢、宇文泰、独孤信、贺拔胜等义军首领先后转投尔朱荣,开始了他们辉煌的一生。第二战便是高欢与当时控制北魏政权的尔朱氏之战,高欢的代北、河北大军与尔朱氏的秀容川大军鏖战于韩陵山,高欢以弱胜强,尔朱氏全军覆没,自此中土分裂,江山易主。

杨公卿率太行义军屯驻韩陵山,牢牢控制了河北陆路粮道,进可攻杀永济渠,退可避亡太行山,先行立于不败之地。

=

又见夕阳。

刘黑闼和曹旦率众而来,伽蓝与西行出营三里相迎。

昨夜,刘黑闼虽然拒绝帮助西北人攻打太行义军,但他从伽蓝这段时间里所实施的一系列策略以及对其个人xng格主张的了解,基本上把握到了伽蓝召见他的用意,所以返回自己的营帐后,马上找到曹旦,共商对策。

河北的豆子岗、高ji泊和太行山三支义军首领都是地方豪强,彼此大都熟悉,有些还有很深的jiāo情。相比较而言,高ji泊和豆子岗因为距离近,利益关联密切,双方首领的关系更为亲近但矛盾也更为ji烈,而太行山地处河北西部,山高路远,与高ji泊、豆子岗联系不便,各方的关系自然生疏一些。另外,太行山的地形非常有利于义军活动,而且有水陆两条通道可以劫掠,所以山上聚集了晋、代和河北三地义士壮勇,实力较强,但“山头”也更多了,义军的凝聚力较差,也正因为如此,太行义军很难形成合力发动有规模的攻击。这一次太行义军的声势造得很大,不过实际上有战斗力的军队并不多。

这一点刘黑闼清楚,曹旦也是心中有数。得知伽蓝要连夜发动攻击,两人暗自佩服西北人对战场局势的准确把握。太行义军本来准备今天渡河作战,结果对方援军浩浩dngdng而来,大军马上由攻转守,将士们锐气顿失,士气骤降。西北人战无不克,挡者披靡,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义军将士的不安和畏惧。这种情况下西北人发动夜袭,必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太行义军肯定要遭到重创。

曹旦是高ji泊义军对外联系的重要人物,与杨公卿等太行首领都认识,他一直跟在西北人身边,本身就存着窥探机密以保全义军的意思。太行义军与高ji泊义军东西呼应,互为援手,双方都需要彼此,所以曹旦绝不会置之不理,见危不救。

刘黑闼认为伽蓝“有意”泄密,其目的就是要自己密告太行义军,双方在子夜打个默契战。这是一种试探,假如太行义军果然“默契”,那足以说明杨公卿等人对局势也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在夹缝中挣扎着求取生存,如此双方则有了“合作”的基础,就像豆子岗义军和高ji泊义军一样,完全可以携手作战,并在未来的风暴中谋取到足够多的利益。以刘黑闼对杨公卿和李文相这两位老朋友的了解,他相信伽蓝的“试探”必能得到有力回应。

曹旦则顾不了许多了,不管太行义军是否愿意打“默契”战,他都必须以最快速度示警。

结果刘黑闼估猜对了,太行义军果然“默契”,稍事抵抗后便兵败如山倒,掉头狂奔一百多里,一直退到了韩陵山。这个“回应”太“有力”了,西北人非常高兴,伽蓝和西行更是喜不自胜,亲自到营帐之外迎接刘黑闼,因为接下来与太行义军的“结盟”之举,还得倚靠刘黑闼和曹旦。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