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八百四十章 不划算的生意(2/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通过这一点,更加证明不能小视古人的智慧,后世想仿造它,就是没有成功。但在宋朝没有自己,也成功了,不但成功,后面还有三种改进版。韩世忠将它改进,使它的射程达到传说中的三百六十步五百八十米,提高了一倍半,名曰克敌弓。在赵顼朝时,又再次出现马黄弩,也就是缩小版神臂弩,用了它的机括,但将它缩小,牺牲射程与射力换来射速,他弩一矢未发,此弩却已发三矢。南宋为了守城,又推出一种更强大的神臂弓,以牺牲射速为代价,换取射力。神臂弓射三矢,神劲弓仅能射一矢。射得慢,但射的乃是弹子头箭,也就是缩小版床子弩用的那种特大弩箭,射到敌人身上,能将铠甲全部洞穿,还能继续往前飞弛,至于敌人身体上则会出现一个大空洞,然后倒下去,不但是身穿铠甲的敌人,若中马,同样将马腹洞穿出一个大洞。

说道:“张内侍,你与李定李宏都替朝廷立了大功。”

惊喜的还有一条,神臂弓是由自己手上出的,可一直没有研发出来,现在让一个羌酋一个工匠研发出来,代表着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是好事儿,若一个人无所不能,那未必是好事,过妖了,若再有一两人挑唆,一旦国家危机渡过,就是赵顼,也会对自己产生一些忌惮。或者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郑朗又想到一个伪命题,成吉思汗的军队若碰到欧洲的长弓兵,会是十分局面?

看到眼前的神臂弓,郑朗心中有了答案。现在乃是初步的神臂弓,仍有一些缺陷,首先它对臂力要求很严格,最少要兵士达到两石三斗的力气才能拉开,但到北宋晚年,经过多次改造,一石四斗的力气就可以拉开了,也就是普通略强壮的兵士就可以使用它,臂力要求并不比长弓更高,射程更远,射力更强。宋朝败于元蒙,欧洲长弓兵同样也必败于元蒙。

说来说去,在这时代,骑兵仍然是真正无敌象征。

抛开这些不必要产生的思绪,郑朗带着它,来到皇宫,将它进献给赵顼。

上战场指挥,赵顼也许一窃不通,可这种强弓出现意义还是知道的,立即将两府两制台谏大臣召集,然后置铁甲于七十步外,让卫士示射。没有指望二百四十步,有七十步就很好哪,一百米射程,已经远于普通的宋弩。

但连射数箭,没有一发射中目标。张若水说道:“陛下,还是让臣来吧,这与普通弓弩射击方法不一样。”

赵顼准。

张若水瞄准七十步外的目标后,才用脚蹬开弩弦,一箭放出,第一箭放空了,第二箭却命中目标。

迅速间,延和殿里响起一片滋滋声。

它的射距乃是二百四十步,现在只有七十步,射到上面威力会有多大。所示用的铠甲不可谓不优也,相反,都是宋朝最好的铠甲,但一箭中了上去,仍然拼命地往里钻,直至没了一半,才停了下来,差一点使铠甲两边全部洞穿。当然,这一箭若射在敌人身上,大罗神仙多半也呜呼哀哉了。连着连射了数箭,皆一一中的。

不过张若水是太监,射了几箭后,停了下来,不住地擦汗,没力气了。

诸人也不笑,一个个鸦雀无声地看着那几支深深扎在铠甲里的箭簇。郑朗又走上前去解释,之所以射力如此之巨,奥秘就是在弓弦上那个精密的组合机括,原理类似后世的滑轮组,通过这个机括,兵士就可以拉开数倍于自己臂力的强弓,并且它还能再次做改进。也就是现在想拉开神臂弓,必须一个壮汉才能拉开,包括张若水,虽是太监,块头可不小。若再改进后,即便是普通的壮汉也可以拉开它。

郑朗未参与,未必会制作,但懂其省力原理,将相关的原理图发给了李宏,让他再做改进。不求克敌弓,也不求神劲弓,现在宋朝暂时还有沦陷到两宋危机时刻,求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