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八百十一章 老师,救朕(2/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说自称侄孙,彼称叔祖母。

赵顼心中有些不服。

征问司马光,司马光道:“西北方平,谅祚野心勃勃……”

“朕明白了,”赵顼无奈道,又问:“郑公安好乎?”

“郑公与几个先生在修儒学史,另外闻听朝廷财政紧张,带着一些学子与工匠研发钢铁,一旦成功,将又会为朝廷增一平安监也。本来是想献给先帝的,没成想先帝驾崩。”司马光说着感慨万千。

郑朗是何居心,他能猜出二三的,但能不能说?

“郑公乃是忠臣也,”赵顼看了一看左右,压低声音说道:“父皇弥留之际,对我与母后一再嘱咐,国家真正可托付之人乃是郑公。只可惜这几年郑公几位娘娘一一过世,不能为父皇效劳。”

司马光听了心中一阵狂喜。

依然不动声sè,平静地说道:“郑公青年时常与我通信,其实那时也很惫懒,不敢挑大梁,说我只对仁宗尽心就好了。后来修儒学,修儒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如今,论德cāo才能,陛下,非是臣替郑公夸赞,举世无双。此也乃我大宋之幸,陛下之幸。”

“我之幸?”

“郑公青年时虽颇有政绩建树,终是年轻,想法不是那么完美,智慧也没有圆融,如今却是最佳的辰光,正好为陛下所用,岂非是陛下之幸也。”

“朕宁肯不为我所用,也希望父皇能活在人间,”赵顼说着垂泪。

司马光心中十分欣慰,讲良心就好办,就怕象赵曙那样不讲良心,软硬不吃,无辄了。

他低声说道:“陛下,两月之内,必须要安静。”

不能急,虽皇权顺利过渡到你手中,还有一些不安宁的因素,想要用某一个人,还要过两个月,天下人全部承认你是皇上,才能诏书任用。现在是皇上,依然要妥协!

赵顼敬重地拱手施礼。

严格说,他们是一门师兄弟,司马光还是他的师兄。

立下诏以韩琦为山陵使,自嘉v元年为枢密使,三年为首相,韩琦连续担任十一年宰相,九年首相,两度山陵使,若论风光,整个宋朝前期也没有几人能及之。

有人上书请赵顼将郑朗召回。不过赵曙刚死,“举国发哀”,上书的人不多,也不报。

韩琦知道郑朗必召回中书,这个问题不大,还有几个月时间安排,关健要看新皇上怎么想了。

下面暗cháo涌动。

先是张方平进奏,国家没钱了,不能再象赵祯死的时候大肆对群臣将士赏赐。

韩维则进言,按照故事,大行皇帝当有遗留物公赐臣下也就是老皇上死了,将内藏库的财物拿出来对臣下赏赐,但如今国家财政不比仁宗晚年,三司欠负严重,估计内藏库空空如也。无论山陵或者赏赐,当以节约为本。

赵顼早就听到财政困难。

其实他也不解,宋朝重视内治,无论太祖或者太宗与真宗仁宗时,财政紧张过。但也未象父亲在世那么紧张。就是赵祯朝紧张,也是西北打了整整三四年的恶仗,前两年西北也在作战,可哪里象庆历那时,几万几十万人的大型战役,往往还持续了好几月。这个钱用到什么地方去。

看到韩维奏折后,将三司使韩绛召进皇宫,进行询问。

韩绛是那一方的人。大家心知肚明。但没有羏茨贸稣瞬幔怯胝早锝辛艘环源穑行⌒〉氖蕴剑妹宄噬系男囊狻V@识孕禄噬喜淮恚桃庠谙旅娲艘荒暧杏嗟氖奔洌⑶仪鬃灾附趟哟缟鸸倮簟Dチ罚黾邮导椤?

但韩琦有扶佐之功,官员们上书请朝廷召郑朗回来,又不报,因此韩绛弄不清楚赵顼心意。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