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八百十章 鳄鱼的眼泪(下)(4/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转灾为福。

不从。

司马光看到这种败象,心中暗暗有些担心了。

郑朗一些做法,他也学到不少,应时而动。动早了不好,动迟了就失去机会。比如对南方开发,早了大家必不同意,即便同意,也会费很大的口舌。迟了,侬智高事了之后,大家遗忘,又不行。

时间拿捏十分重要。

若象这样发展下去,在皇上与韩琦两大猛人下,必然越来越多的大臣最终无奈倒戈。到时候郑朗中书,未必是好事。即便韩琦下去,朝堂渐渐党羽增加。

担心之下。惶惶不可终曰。

不过很快不安去除。

冬月底,朝廷听从韩琦之意,断绝榷场互市,又中断岁赐,派使责问。李谅祚果派使来请罪,此时赵曙已经病重,听闻后对韩琦说道:“一如所料。”

一病就有些犯迷糊,韩琦做得不错,可为什么到现在才中断榷场互市?早干嘛去了?不能早,一旦早了他的十几万刺手乡勇如何向天下交待?

赵曙病更重。

监察御史刘痒上书请早立皇太子,这时候赵曙终于明白赵匡义与赵祯的心理。看到后十分不高兴,封其奏。

韩琦率大臣问起居,退,赵顼出寝门,忧形于色,这正是郑朗看中他的地方,比较讲良心,对父亲做法也不满,终是父亲,病危了赵顼能高兴吗?韩琦使了一个眼色,赵顼跟过去,问:“何事?”

韩琦道:“愿大王朝夕不能离陛下左右。”

赵顼奇怪地说:“这本是我做人子的职责。”

“非为如此也。”韩琦说完,转身离开。没有郑朗的一年多教导,也许赵顼或多或少被他迷惑。不但郑朗教导,后面还有范纯仁、吕大防、吕公著等这些大臣先后做过他的侍讲。此时的赵顼远比史上更成熟。

明白了,敢情这是在咒我父亲早死,他好在我面前表功,再拥有扶立之功啊。再想一想郑朗对他的谆谆教导,国家如今的败象,赵顼脸色阴沉下来。但郑朗临行前,刻意托崔娴转授,至今赵顼铭记于心。不敢表露出来。

还是不够。

又有一个人,欧阳修也在教赵顼。

并且欧阳修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也没有料到赵曙身体这么差。因为赵顼是郑朗的学生,他有些不悦,甚至隐隐动过扶持其他王子上位的念头。以为赵顼是个少年,不懂事,最初之时教导三位王子时就有些偏向。后来意识到赵曙命不会久长,这才转变对赵顼的态度。赵顼听从了郑朗的话,装作不知,对欧阳修一直很恭敬。

欧阳修自己儿也不清楚,找了一个理由,再次到东宫给他讲读。

也说了这件事,对赵顼说道:“大王,非常之秋,少读些书,应不离寝宫左右。”

“为何?”赵顼装幼稚,问。

欧阳修努嘴。

“不可能。”赵顼说,两个弟弟是他同父母弟弟,且长且嫡,并且母亲对他一直很器重,能有什么?欧阳修还是努嘴,赵顼明白了,这是指曹太后。但曹太后是那种人吗?

因为对郑朗的感情,赵顼心中更产生愤恨,不但是咒俺老爸早死,还诅咒我们兄弟不和,祖孙不合。你们为了荣华富贵,做得也太过火了吧。但这是非常时刻,赵顼依然不敢做任表露,垂着双手,肃然起敬。

欧阳修低估了他,看到他郑重受教的样子,满意地离开东宫。

转眼到了腊月,赵曙危在旦夕,连话都不能说出来,批事只能用纸笔勉强代替。辅臣问起居,韩琦根本没有顾赵曙的想法,奏道:“陛下久不视朝,中外忧惶,宜早立皇太子以安众心。”

赵曙盯着韩琦,过了好一会儿,额首。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