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我们不敢当啊,”这个评价太高,将老苏吓着了。
事实就是如此,郑朗笑了笑道:“不高也,明允兄,就是你现在的文章造诣也胜过了我。然而一个人的精力终是有限的,唐后主词曲赋皆佳,字画也长,还精通音律舞蹈,却不是一个好皇帝。陛下只会一个飞白体,却是举世无双的明君。我少年时琴书画文皆薄有名气,自从从政后,因精力有限,字渐渐写得不如蔡君谟,文章不及明允兄与欧阳永叔,琴更不及知曰在越州的学生义海,画就不用提了。但我扪心自问,这个官做得不算最好,还能称上可以二字。”
苏洵父子皆失声笑了起来,郑朗非是骄傲,而是谦虚的说法。
“子瞻,苏辙,若想在文字上有所长,你们最好向欧阳永叔学习,他曰你们造诣只在他之上,不会在他之下。但想做一个好官,难。正好你们暂时没有授官,我不久要去京东路,不知二位愿意与我一道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