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七百四十一章 权利(二)(2/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的女儿。

“偏偏是与公主有子,虽算是外戚成员,却永远不可能参与到皇嫡之争当中,也没有这个资格。儿子是活着的证据,也是官人与皇家关系更加紧密的纽带。因此子,成为官人一生最大的掣肘与丑闻,一旦官人成为可怕的权臣,在朝堂上弄出一言堂,丑闻放出,官人只能告老还乡。对于皇室来说,却反而对官人更放心。又因为与皇室有联系,关系更紧密。虽成为官人一生最大的掣肘,却为权利留下无数可开拓的空间。以前妾身不知,若没有赵念奴这件事,陛下一朝官人平安无事,然新帝继位,官人就危险了。有了此事,官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做得象以前一样的小心,权利永远不会失去。只是这个权利未必通过官职来得以体现。”

这是好的一面。

坏的一面崔娴未说,没有那么简单的。

“不要想那么多,”郑朗无可奈何地说。

崔娴一笑,说道:“殿下想见娘娘,是孝心,此事交给妾身吧。”

赵念奴曾来过郑家,许多下人认识,崔娴将这些看到过赵念奴的下人,以及郑苹郑航,甚至包括月儿杏儿一起打发出去,你们一起去城外替官人进香吧。

到寺院烧香拜佛去了。祈福三天。

几个娘娘要去,让崔娴留下来。

这才将真相说出来。

几个娘娘雷得皮焦里嫩,大半天不能说话。

最后还是四娘反应过来,道:“快将她带来。”

难怪儿媳妇时常去看那个没移氏,外面有许多风传,劝,儿媳妇也不听。

不是带来,而是暗中通知没移氏,让她带着赵念奴母子来访,赵念奴以一个不起眼婢女身份的打扮,一道郑家的。

相处得十分和睦,赵念奴不是一个不讲理的公主,很孝顺的一个女孩子。

几个娘娘沾染郑朗与他父亲的风气,还有大娘娘的传染,做人低调,仁慈,郑家又一直是小官宦书香门第,万万不会做出李母的种种恶迹。

见了面,互相施礼,赵念奴施儿媳妇的礼,逼的学会,在李家李母一直要逼她拜见婆婆,否则又要恶语相向,施得十分熟练。对几个娘娘要行婆婆的礼。几个娘娘不敢受,还拜公主的礼。

崔娴阻止,不然就在一直行礼还礼了。

几个娘娘又强行将赵念奴留下,不仅是公主,还有郑家唯一的血肉,几乎将赵念奴供到香案上。短短两天多时间,给赵念奴一份难得的温情。

至少这种温情与恭敬,赵念奴在李家是从来没有享受过的。

江杏儿她们要回来了,赵念奴这才垂泪离开潭州。

郑朗默默地将她们送到湘水边,未公开送,但就在后面走,一直目视着船只远远消失在地平线上。

几名重臣与大将各自返回自己的岗位上。

缺少钱帛,只能方方面面节省。

为了解决资金来源,不仅是节省,郑朗还放开了商人大户前来种种限制政策。

文彦博虽不会持家过曰子,但并没有扰民。

国库紧张,民间经济却在蓬勃发展。

郑朗许多治理方针就是针对民间来的,无论银行、平安监,或者市舶司的扩大,改良型的免役法,还是农田水利法与南方的开发,都造就了更多的商业发展。

民间经济远远胜过史上的同时时间。

比如平安监的契股,契股满了,但花钱还能买到。现在一年平安监收入达到近三千万缗钱,一半是分配到民间各大契股手中的。大股一百份,小股一万份,民间的占有五千份小股。细分,还不止,有许多中小户为了进股,又将这些小股划为几十股,几百股,共同筹款的。后来谋得一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