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的官员。

世袭制造成很多不好的因素,肆无忌惮的残杀百姓,特别是汉民多遭催残,这也是很奇怪的一幕,宋明两大王朝乃是汉人政权,皆忽视此事,重视的却是清朝。

不过随着技术与生产力的提高,一个国家能控制的疆域能力也增加。

非是唐朝,唐朝那个面积大不算,大半地区控制不了,这不是唐朝不好,生产力与技术掣肘的,想一想,若唐朝占领波斯,一来一去得多长时间,若发生战争,又没有大江大河将物资直接送到波斯,只能用小车子一车车推,让百姓用一个小车,满载着物资从长安推到波斯?老天爷流泪了。

明显的一个例子,元蒙占据亚欧,占容易,以战养战,打下前所未有的疆域,可以这个以战养战,以后治理时,当地百姓心中会怎么想?疆域是大,立国能有多少年,几十年全部崩溃!因此郑朗大肆在交趾抢掠,抢过后丢掉不要,这个抢没关系。当然,若时恒的智慧按照郑朗铺开的思路,将步枪大炮火车铁路发明出来,那么以宋朝的经济基础与人口基数,绝对能将疆域实际控制能力达到中亚。

郑朗产生这个想法,或多或少受到宋朝内敛政策的影响,他在影响着宋朝,宋朝也在影响着他。

清朝生产力渐渐提高,技术发达,加上康熙大治,对南方控制能力加强。于是采用改土归流政策,一是从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然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顺势推行,如土官绝嗣,宗族争袭,立派流官,或者土官之间的仇杀,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或者谋反犯罪后,被朝廷镇压,以罪革职,立由流官任职,或者土民申请改土归流,朝廷“顺从民意”,强行革除土官,改为流官。

清朝有许多不好的地方,例如出身满清,对满蒙回优待,造成西北大屠杀。改土归流过程中也发生许多不好的事,但总的来说,南方经这一政策执行后,与中原联系更紧密。

郑朗没有完全搬抄。

他以前也有一些朦胧的想法,在向它靠近,以汉化为主,同时多将土官调往他处任职,比如邕州的土官,调到宜州去。这是潜意识这么做的,并没有往改土归流上想。

在山洞里反思了以前许多做法,这种想法终于清晰起来。

还是不能搬抄清朝的改土归流,先汉化,笼络,后迁往他处任职,一处处来。这个过程必须更柔和,那怕慢一点,也不能激起民变。其次是蛮汉共治,一个羁縻州设蛮汉官员,共同治理,朝廷务必派出良吏,有功者重赏重迁,一步步地让蛮人认同汉官前来治理他们。

以认可为主,恩威并施过程里恩还是主要的内核,威仅是起辅助作用的。

与诸位官员做了一些解述,顺便过问了这段时间荆湖南路的政务与水利情况,梅山蛮地区。

让张亢一吓,许多蛮族深山规避,郑朗派兵士将他们请来,不来也不怪,来了更欢迎。对前来的各个蛮首温言安慰,热情接待。

这一行,后面还吊着一行人,一辆马车,马车上坐着两个女子。

其中一人身份皆知道,可是官员们皆闭口不提。

听闻郑朗平安救出来,崔娴带着杏儿与郑朗五个娘娘,两个女儿不顾官员阻拦,迎到七星镇。

郑苹与郑航远远的迎上来,一左一右扑过来,抱着郑朗,一个个咯咯地笑。

郑朗在她们脸上刮了一下。

然后大步走过去,向几个娘娘陪罪,听了一大通抱怨,郑朗只好唯唯诺诺。

自己是做错了。

崔娴想也埋怨的,但娘娘已经说得够多,笑盈盈地没有再说。

杏儿与四儿眼中垂泪,嘴角又露出笑意。

还有许多官员与将士在场呢,郑朗对她们说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