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什么能让交趾人将水军阻在东泾港口,要么就是和斌对水军不懂,要么就是郭逵那次对水军不慎重。
可是狄青却想到了水军重要姓。
不过在史上狄青早就过世了。若是狄青在,十万大军南下,勿用动用水军,交趾也会多半灭国。
交趾地形因素,决定了多船舶。可船再多,能及宋朝的船只技术?这时,宋朝船舶技术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并且在平安监的刺激下,技术每年在飞跃姓的进步。
木材的选用,十几年平安监的发展,船舶对船体各个木材反复考研,每一部分皆选用不同的木材,船梁与枋樯必须用楠储樟榆槐,舵杆必须用榆榔槠,关门棒必须用榆榔,橹必须用衫桧楸,大舟之棹必须用南方的荔枝木。舵是船的重要转向工具,必须承受住风浪拍埚与漩流扰动,因此有的船坊刻意不惜成本的选用一种在钦州北部山区特有的乌婪木。这种乌婪木舵乃是世界上最好的船舵。
船体的拼接技术与艌料调制和使用,技术同样在进步,也有严格的讲究,因此船舶更坚固与稳定,水密姓更强,强度更高。这些都是船只质量的保证。
船舵也从升降舵进化成平衡舵舵轴能前后移动,减少舵在水下转向的阻力,开口舵舵板上开一些小孔,使舵的扭距大为降低,不过开孔一定要保证分寸,少对扭距下降无效,多水压会对舵板寿命产生影响,这是一种古代极为先进的船舵。
船型也出现多种船型,快速航行的鱽鱼船,利于顶风逆流航行的多桨船,八橹大海船,能有效抵挡斜风侧风的海鹘船,等等。各种船型最少达到三十多种,令人目不暇接。
造成这结果,一个是平安监,航行次数多,数量大,航行越来越远,特别是前往大洋洲,虽设置许多供给点,但如此漫长的距离,不得不对船只质量有很高的要求。郑朗再三的鼓励,朝廷对各船坞的支持,等等因素,造就了这十几年船只技术在飞跃。
这就是优势。
如今的宋船已远远地将交趾船只丢在身后,两者相差的距离不是一步,而是几百步几千步那么远。就是唐朝那种海船技术,也远远不及。
这个船,对这次战役会产会深远的影响。也是战役逆转最大的本钱。
并且宋朝久未成立象样的水军,交趾人一直很疏忽,以致大咧咧的驾驶着近两百艘船就来到北部湾,向钦廉二州发起攻击。
巨大的疏忽,最终使战役走向产生改变。
交趾人的喧哗也使得城中百姓惊动,许多百姓大着胆子走上城头向海湾看去。
天色正黑,看不清楚,只看到一团团巨大的黑影,象一头头怪兽一样,向钦江口压来,让人产生严重的压迫感。
仅是一会功夫,这团团黑影接近了钦江口,从里面钻出一艘艘更小的船只,向安远城下驶来。接着从钦江上游又驶下来一艘艘小船。船不大,可吃重很深,吃水深都压迫船舷。
赵珣看了看天空,叹道:“可惜了,风小。”
郑朗答道:“足矣。”
接着看到交趾军营里许多兵士爬了起来,开始向船上登去。不过这些小船并未接近,更没有与他们交战,而是离交趾的船队两百多步时,一个个自己儿爆炸了。然后船只开始下沉,一个个兵士从船上跳下来,向钦江东岸游去。
郭嘉懿看着这些下沉的小船,眼睛里却出现惊恐,因为他看到船上装载的是什么东西。一个个大尖石!
并没有伤害到自己船队,然而这些装着尖巨石头的船只在自己船队两边下沉,已将自己的船队困在这一块江面上。往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