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写一份奏折,让朝廷准许将程师孟、蔡挺与燕度调到广南西路。
战线正式向广南西路转移。
朝廷拨出的款项还积余了一部分,未敢动,在百姓没有获得收获之前,必须保持一些钱帛在手中,即便多余的,也远远不能填补广南西路的投入。实际这也是一次史上都能名列前茅的大型水利工程。
但与大运河等工程不同的是,比较零散。
投入的钱帛很多,三千五百万缗钱,若加上广南东路的财政收入,前期朝廷少许的拨款,接近了四千万缗钱,占据朝廷一年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此时宋朝至少占据世界的经济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也就是将世界一年总收入的五分之一,一下子砸在广南东路。
或者换一种计算方式,宋朝不能算,在契丹一匹马价值也不过十缗钱左右,若不是宋朝虚抬马价,还会更低,可以购买四百万匹马,事实契丹统计在册的也不过总共一百万匹马,加上无法统计的不超过两百万匹。若是买羊,在契丹可以买七八千只羊。若是可能,这么多钱到契丹收购,能将契丹几乎所有的大牲畜购买一空。
唐朝君臣不吃不喝,两年的国家总收入。契凡的八年国家财政收入的总和,西夏二十年的国家财政收入总和。
用工最多时,达到近百万人,在史上杨广修大运河也不过动用了一百二十几万民夫。当然两者不好相比,那是强行让百姓以力役形势修建的运河,时间更漫长,工程量有可能是其十倍。
迁移的百姓达到二十二万多户,实际没有,大约不超过十四五万户。百姓近九十万人,实际也没有,大约八十万人。这个移民数量史上仅是曹艹移汉中百姓,隋唐拱卫长安与洛阳移民,西晋南下百姓自发的移民,才能与之相比。宋朝也移民,将河东民移入京西路,不少,好几万户,不过分成几次,每次仅是几千户,远不能与这次移民数量相比。
数字皆不是史上最高的,可与前人相比,每一次皆是以死了许多百姓为代价,完成目标。可这次不同,有死人,年老的,病死的,再所难免,可百姓不怨,给了无数人家生机。
这么多钱帛花下去,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不仅仅是给百姓工薪,生活用具、工具、船只、车辆、建筑材料等等,为许多相关百姓增加了收入,有的工匠户直接从赤贫四等户,即便是工薪,钱币不足,多是用粮与布帛代替发放,也造就许多百姓收入增加。当然,相关的作坊主与商人收获最多,连朝廷也多少多征收了一些商税。
没有gdp的说法,否则近四千万缗钱砸下去,造就相关产业以及附带连带产业,最少增加一亿缗钱的财富。只是这些财富流入民间,朝廷未得多少盈利。
可是何谓治国,不是朝廷富,最终还是让百姓富。
中间也发生许多不好的事。
但未来许多人也能看到,国家必然会增加收入,多处道路开通,汉户充塞,两广会加强与朝廷的联系,只要平安再发展十几年,人口稠密,再有侬智高之类的现象,两广能立即抽调许多兵源进行反抗。缓解了福建路、浙西与江南西路的人口密集压力。
就在这时候,郑朗得到一条好消息。
大食商人借着东南风,返回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