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六百七十七章 复北归(中)(2/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一路辛苦,牺牲更是惨重,让他们在善阐城多疗养一段时间吧。”郑朗说了一句惫懒的话。

蔡挺说道:“其实大理还是不错的。”

“子政,你不会真对大理产生兴趣吧?”郑朗愕然地说。之所以兵进大理,非得想从大理身上捞取很大的便宜,主要还是为了震慑,特别是边境各部族,大理不象交趾那样可恶,可在大理纵容下,边境各族时降时复,例如侬夏卿,若不是以为大理可以做退路,就未必敢收留阿侬与侬智高的子女。吓一吓,让大理以后变得老实一点,边境各蛮部会更安份守己。

用兵大理,值吗?

顶多一两个月时间,大理答应了自己条约,狄青就要率兵返回了。自己还要向狄青请教如何对付交趾呢。

交趾才是南方的重中之重!

第二天,又是大会。

主要是请来的外地长者,以及各部蛮首,让他们分开,面对面坐下,然后是一系列的庆祝活动。郑朗这才说道:“诸位,请你们伸出手,手拉着对方的手说,我们是一家人。”

伸出手,手拉手,不用说也就是这些外地长者与蛮首手拉手,先是面面相觑,倒是蛮首们十分热情,主动伸出手,请来的长者多,于是有的蛮首自动拉着两名长者,然后大吼起来。

未必是一家人。

这也要看,蛮人骨子里还是桀骜不驯的,不过在郑朗再次蛊惑下,这些蛮人听到一句真言,想要两广好,他们能力不行,必须迁来大批汉人带动,春天说未必管用,现在说就很管用。

许多汉人的农民正在被他们供在自己部族,那个收成,一个个看得眼热。

郑朗做得也好,硬可以,兵锋相见,灭族相待,软更欢迎,继续象以前那样,酒肉相待,物资送个不停,并且发明一种药,治疗了族中许多疟疾患者,又让子女在书院读书,堂堂的首相,亲自来教导。如何选择,傻子也知道选择后者。

主要是对地没有太看重,甚至不知道使用肥料,多也不知道灌溉的妙用,至于耕种技术,有几个蛮人掌握了耕种技术,所谓的耕种,刀耕火种,就象原始人一样。

因此郑朗在大会开始之前,派人对他们说,能不能让他们有幸福的生活,就看这些人能不能招待好,若将他们吓回去,没有人修水利,修路,没有人指导他们耕种,两广就是砸下再多的钱帛,他们生活也不会改变。所以千万莫要吓着他们。

蛮人看到好处了,当然也希望自己有这个好处,再加上前来开会吃着喝着拿着,对这些汉人代表热情万分,有的蛮首还给这些老者来了一个熊抱,让这些老者瞠目结舌。

这就是机会。

现在时机颇佳,蛮人对土地不是十分重视,重视的是有足够的粮食,足够的酒肉,不是太排斥此次移民活动。时间也来得及,无论如何的手段来动援移民,若不是生活过不下去,大多数百姓不愿意远离乡土的,最多让郑朗移来四十万户,那就是比发明青蒿药剂还是一场更大的奇迹。但不能让他们低于三十万户。两广七十几户百姓,四十余户熟蛮户,生蛮无法统计,汉户仅三十万左右,多集中在广州周边地区。有三十万户移民,以后再陆续迁移一部分百姓过来,汉户就占着绝大多数。汉户多,大家才能利于融合在一起。不然很讨厌的,燕山北他可是亲眼目睹,汉户种植,奚人坐享其成,为何,因为契丹立国一百多年,奚人已经知道耕地的重要姓,占着地不放,加上契丹政策包庇,于是汉户想要生存,只好沦为佃户。这个局面,郑朗不想在两广发生。

所以水利必须立即要上得多,移民也要移得多。能做到,以后就是一家人。做不到,还是两家人!

不过随着这些蛮人大吼声,这些老者一颗心也落到实处了,来南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