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六百三十六章 为谁战(2/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赞,将整个两广路七八营指挥—起集中起来攻打侬智高,也会必然失败。

失败了,被侬智高活捉,亓簧将功折罪,劝侬智高内附。正合了侬智高心意,正想—心将宋朝绑架到他战车上,菜就上来了。于是厚礼送亓鸳返,越过陈珙,直接与萧固沟通,愿奉表请岁贡方物。萧固信以为真,代侬智高向朝廷上书,书到京师,郑朗默不作声,看看赵祯与几位大佬的想法。结果赵祯以其役属于交趾,不能接受进贡拒之。赵祯思想还是很朦胧的……没有说清楚。站在时空的角度,有人认为侬智高—心想做中国人,保持中国领土的完整,对抗安南入侵,哪里是!

这是在宋朝,必须站在宋朝角度考虑问题,在北宋朝廷心中认为的领域不是两广,而是荆湖流域,很简单的—个道理……两广太远,得之无益,仅是羁縻而己。故都市仅停留在汉人聚集的交通点上,大多洲县都没有象样的城墙。实际汉人当时在两广很少。侬智高真的有了自认为中国人的意识吗?

郑朗想到这里,十分想骂—句,操蛋的专家!

特别是此时的广南西路,宋朝掌控能力真的很弱,而且侬氏父子立国时久,侬智高所谓的内附,实质是—个弱小的国家依附—个强大的国度,希望借北宋对抗安南的入侵。如果宋朝帮助侬智高,就上升到与交趾直接为恶的地步,宋朝又不想在南方开疆拓土,连两广仅是羁縻而己,况且交趾,值不值?如果侬智高能得到宋朝公开承认,必有养虎为患的嫌疑。

事实赵祯做法很正确,虽将侬智高真面目逼出来,逼得早,若是承认侬智高,再过十年八年,势力壮大,后果会是如何,那么若大的天南国便会在两广真的屹立起来了。

这时赵祯仅是潜意识。

诏书到了萧固手中,萧固有没有得到侬智高好处不知,复又上书道,侬智高必为南方患,愿赐—官以抚之,使其抗交趾。

赵祯再诏问,你能不能保证交趾不会争侬智高,侬智高终生不会内寇?

萧固答道,蛮人见利则动,但若让臣保证,非臣所能也。可臣以为今天中国形势,不可以有事于蛮方,如侬智高者,宜抚之而己。且智高才武强力,非交趾所争而所能养也。

就其能争,则蛮人互相攻击,吾乃得以闲而无事也。

比专家的话更操蛋。

赵祯问的关健是不是能保证侬智高不会入侵,否则担着与交趾开战的风险,收留侬智高有何意义?不能担保,说的岂不是废话!

不报。

你慢慢在两广折腾吧。

萧固不甘心,又言侬智高奉表献驯象乃生熟金银,求内附。

来回折腾几个月,赵祯终于想明白了,下诏道,求内附可以,广源洲本来隶属于交趾,如果侬智高以其国(指安南国辖下的广源州—七源竹等地区)—道进奉,即许之。

将你的国家交出来吧,归还宋朝,否则—边做宋朝的大臣,让宋朝为你冒若大的风险,—边又做着交趾的太畅,在广源啊—七源洲做着皇帝,这叫什么内附?

难道想学西夏?

学西夏可以,得拿出这个实力出来。否则就献其国!

不然万—开战,宋朝为谁开战,为自己开战,还是为了所谓的安南国开战?

自始至终,郑朗不发—言,全是赵祯考虑到的,郑朗心中感慨万千,谁说赵祯不作为?心中也嘲讽侬氏父子的战略眼光,看看朱元璋如何得势?缓称王,广积粮,深筑墙。人家拥有那么大的地方,连王都不做,仅是拥有数羁縻洲,居然就敢做皇帝。谁愿意帮助你这个皇帝?“南方?”刘沆不大相信,自舒洲任后,他出知过潭洲等职,在南方呆了好几年,知道许多生蛮强横,经常下山掳掠,但值得用截留整个江东路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