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不能查下去!
一查下去,查到赵祯身上,会引起什么样的风暴?
可这次他做错了。
赵祯既然这样做了,他又是皇上,怎能会让大臣找到事情真相与证据?他在努力替赵祯说话,但终是赵祯一生中做得不大光明的事,尽管开始他绝对不会想将四名侍卫杀死。
郑朗带着金手指,才看到真相。夏竦却通过某些手段,得到事情真相。郑朗不会象夏竦那样做,甚至在有意回避这件事,但夏竦不但知道事情真相,还卷了进去。
自此以后,赵祯才真正疏远夏竦。
同样还是赵祯,换作别的皇帝,很有可能会杀人灭口了。
可赵祯选作的时机让郑朗有些疑惑。
明明气艇就要回到京城,为什么在前一天发作?完全能退后一天,或者往前挪几天,难道赵祯也会产生功高震主的想法?自己表示忠心,反而是弄巧成拙?
“官人,大娘子,你们在说什么?”环儿听不明白。
“四儿,在说官人应不应当回京城。”
“为什么不回京城?”环儿不明白,京城都传疯了,说官人一回京城便会做首相。
几个娘娘都准备了大量祭物,准备官人拜为首相时,回郑州祭典郑家的祖先。
“你是想官人仅做几月宰相,还是做几年相公不变动?”
作为宋朝宰相,不可能在相位上一呆便是几十年,即便是吕夷简,也经过多次下放。
但作为一个权相,在中枢时间会比在地方时间长。
有的相公有可能前面拜相,后面就贬出朝堂。不仅仅是前几年夏竦那一次。
“大娘子,有何区别?”
“时机。”
“皇宫里的刺杀案难道是曹皇后主使的?”环儿又问。
听得不清不楚,误会了。
“环儿,这件事你不得过问。”郑朗厉声喝道。
太过赅人听闻,郑朗不敢多说,只是又对崔娴说了一句:“娴儿,有可能两府还要进行新的洗牌。”
不远处一户人家在做饭,缕缕的炊烟升上天空,就象一团浓雾渐渐地化开。何谓真相,世间有没有所谓的真相,也许真相永远便在浓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