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这一天早晨城外的宋军觉得如此。
不用任何将领催促,所有宋军全部起床,有的士兵想看一看这个巨大的气球有何作用,昨天夜里都没有睡好,眼睛红红的起来。
几个重要将领来到气艇前,时恒第一个爬进去。在京城时,用了迷你版气艇做了反复试验,为了保密,在作坊里试验的,升得不高,气艇也很小,未引起他人的注意。
今天放大的几乎达到一万多倍。
他必须上去指导。
其他的人开始挑选,必须聪明灵活,身材这一回反了过来,必须要瘦小之人,以便减轻份量。
再次将木板打湿,最下面棉花层充水,十名兵士陆续上去,六个火炉开始充塞热气,气艇渐渐膨胀起来。这才有条不紊地将所需的物资搬进去。不敢带多,只保持总负重量维持在两千多斤。
松开绳子,贝州城中乱成一团,几台床子弩一起搬到东南城墙上。但气艇越升越高,下面叛军望着气艇,目测高度,终于色变,不知如何是好。
没有结束,正好刮着微微的晨风,按理说将气艇往城头上吹,可是没有,东南方向的风帆放下,侧面风帆扬起,船上东北侧的管道喷出水蒸汽,正好使气艇保持着一种平衡,笔直的立在高空。不是很稳定,包括时恒在内,都是第一次尝试用帆与蒸汽驭使,手忙脚乱的,经常出差错。
气艇不停上升着,巨大的身影,使得下面若大区域都笼罩在黑暗里。城中有的百姓望之生畏,不顾敌我,跪下头,喃喃祈祷。
因为重量减少,升得更高,足足达到三百余步,接近四百米才停下。
这更安全了。
时恒看着下面如同蚂蚁般的小人,哈哈大笑。但其他的兵士,有六人感到眩晕。时恒走过来,拍了拍他们肩膀说道:“不用怕,有护网,不会掉下去。”
接下来脸色开始郑重了。
第一次实战配置的东西太危险。
为了稳定姓,在艇身装备瓷质卡槽,远离火炉,卡槽里放着一个个小瓶子,里面按照严格的比例盛着硝酸,甘油未放进去。现在要做的事便是将甘油倒入小瓶子里,融合成硝化甘油。
它有多危险,时恒亲眼所见,在军械监作坊里试验,一个工匠一不小心,立即被轰上天,尸骨无存。虽对此十分爱好,可看到它,时恒心中同样戚戚,有点儿害怕。
没有让其他兵士动手,这在高空中,非是在陆地。
仅是倒好后,让他们将软木塞塞上。
过了好一会,太阳温暖的升到树梢,时恒才将四百个瓶子硝化甘油装好。抹了抹额头的汗水,拿起小军号对下面吹了起来。
听到号角声,宋军开始纠集,推出大量攻城器械,向东南城墙移动。
从空中鸟瞰,十分壮观。
王则在城中很狐疑,难道宋军想配合这个巨大的怪兽,放弃北面土山的优势,想从东南城发起进攻?没有敢怠慢,调集军队准备防御,几台床子弩沿着城墙移动,虽高,王则仍不甘心。但床子弩体积巨大,又十分沉重,艹作困难,又是对着天空发射的,必须借助木架竖起艹作,更提高了难度,并且因为箭头沉重,影响了对空的射程。否则象陆地一样,达到一千五百米,无论郑朗怎么玩,也不能使气球超过这个高度。
相对于气球的高度,城头节约的高度不算什么了。因此为了保护这一杀器,王则没有让床子弩上城头。又有一个山区机灵的兵士借助龙骨翻车原理进行改进,发明一种手转滚轴,通过叶轮将水从水桶里吸入竹管中,向空中激射。射程不远,不足十米,也没有多少高度,但在城头上放上三四十台,一旦从空中落下火药包,足以在火药包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