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看到他们也十分喜欢,称为义蕃。

前面好不容易郑朗逃回来,后面还要将这些战功赫赫的义蕃们交还给契丹,民间舆论会成什么样子?

丁度不吭声,他对军事也不大懂。

文彦博与庞籍根本不同意,可他们也不大想帮助郑朗推助威势,于是也不作声。

王贻永一如既往地打酱油,大宋是好好先生。

赵祯只好看着陈执中。

陈执中无奈,他是首相,不作声不可能了,虽然这个首相让夏竦一分权,很是可怜。说道:“陛下,女真人不能交,看看前面的能否商议。”

夏竦冷不丁地说:“陛下,执中之言错也,我朝所得女真人乃是生女真,算是什么契丹子民?又动用军队,若不是将郑朗扣押,又何需动用军队。受此大辱,为何要软弱地商议?臣以为不但义正言辞指出,还要追问他们为什么扣留我朝宰相,使其不得归。”

“郑朗已归,国家又有灾害,需以和为贵,夏竦,你想挑起战争乎?”

“何至于战争,我朝增其二十万,达五十万之巨,契丹敢发起战争乎?或者何谓商议,难道再增其岁币?”

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

郑朗不忍看,只可叹中书那一群官吏们,不知道此时在中书省里是受到如何的煎烤。值得争吵吗,郑朗说道:“陛下,无妨,让臣来,臣保证他们心悦诚服的离开。”

“准,”赵祯说完连忙离开。对中书几人的关系,他也头痛了,又不知道该将那一个人贬出中书,不然不得安哪。

契丹两位使者至。

还是很有礼貌的,恭敬地冲赵祯施臣子礼。

坐下,宫娥上酒菜,吃喝是假的,借着酒宴得将正事说清楚。

郑朗看着二人说道:“萧留守,杜节度使,许久未见。”

都认识。

萧塔烈葛与杜防同样回了一个肥喏。

“贵国安好否?”

“尚好。”

“梁王殿下安好否?”

“尚好。”

很正常的谈判方式,毕竟与西夏不同,得让气氛缓和下来,郑朗才说道:“贵国国书我也看到了,所说的女直兵士,非乃如国书所言,乃是贵国百姓。都是女直部曲。”

“郑相公,难道部曲就不是百姓,似乎与郑相公平日之言不符。”杜防说道。

郑朗莞尔一笑,道:“且听我言,我从贵国逃脱之时,听闻贵国派了许多部族对我拦截,可曾调动兀惹部否?”

“那也是拜南朝所赐。”

“过去两国交战,各为其主,恩恩怨怨不提了,若是追究当年定安国事宜,西夏又作何解释,别忘记了银川平原,以前可是我朝的领土,今天却为西夏拥有,这岂不是也是拜贵国所赐?我只是说兀惹部如今的情况,这些生女真虽在贵国疆域之内,实乃心谋不诡。又谈何是贵国子民。若如此,西夏岂不是我朝子民?梅山蛮岂不是我朝子民?如果贵国对他们产生兴趣,前去或强行掳获,或购买部曲,我朝一律通行之,绝不会阻碍。”

理儿就辨过来了,赵祯额首。

杜防也没有那么简单,说道:“梅山蛮我也听闻一些,他们在南朝内腹,我们如何?”

“但西夏人呢?拜前两位英君所赐,两国和好,百姓乃安。若战,我朝与贵国实力相当,也许贵国多骑兵,兵士骁勇,但我朝兵士数量更多,国家富裕,也比贵国更安定。即便数次失败,统治不会动摇。若是贵国数次大败,必然会动摇之。因此,和对两国百姓有利,对国家也有利。若没有大变,我相信这个和平会持继很久。不过你我两国皆有危机,不在西夏,西夏乃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