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3/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子不会生气的。”

“容臣禀报我朝陛下,才可答应。”

“准。”

辽兴宗很高兴了,只要开了第一步弓,你还有回头的箭么?说完回头与萧惠、萧慈氏奴等重臣相视一笑。

在皇城里,辽兴宗大肆款待郑朗,还将契丹高僧惠鉴喊来作陪,辽兴宗喜欢儒学,也喜欢佛教,于是封这个高僧为检校太尉。郑朗钻研过佛法,与惠鉴交谈。

大和尚对他很狐疑,问:“郑相公,老衲听闻你在杭州排佛?”

“老释教人向善,我怎敢排佛?对老释我皆很喜欢,只是不喜佛门子弟一些不法行为,天门寺的诸僧们行为让我十分失望,我在杭州,又有一些僧众挟民勒索本官,这才有了辨佛会。我辨的是真佛,而不是一些作威作福的假佛。”

“郑卿,说来听一听。”辽兴宗产生兴趣。

想听佛法,最好不过,郑朗细心地给他讲解佛法。也很小心的,不能真的蛊惑辽兴宗去做和尚,那么旁听的契丹大臣会将自己撕吃了。主要说的是积善行德,因果报应,又用儒家的仁爱,以仁为本论证。辽兴宗不是说不能马上治天下吗。就此引起话题,开国之初,必须用武力,但开国虽难,守业更难。守业必须要爱大臣,善待大臣,大臣才肯为君王服务,善待百姓,百姓才能忠于国家。这样说肯定没有问题的,杂以各种儒家经义,佛教经义,说得天花乱坠。

除了少数孔武有力,却不及的武将外,所有大臣全部听得津津有味。

辽宗再次听是目瞪口呆,连惠鉴都不停地点头。

只要不排佛就行,说佛家的好,而且说得如此有味道,为什么不赞成?

说完了,辽兴宗更加欢喜,拉着郑朗的手说:“朕恨不能早见到卿。”

太对他胃口了。

宴甚欢,过了许久才散。

回到驿馆,郭逵说道:“契丹皇帝让你主持科举,用心不轨。”

“必然,大家各有各的目标罢了。”

“我就担心朝廷闻听后,会有风闻。”对郑朗做法,郭逵不排斥。郑朗有郑朗的计划,契丹有契丹的计划,这样也好,省得直接逼问,马上翻目成仇。若是郑朗屡屡说不同意,最后契丹恼羞成怒之下,郑朗与自己命运可不是苏武,休想啦。即便能吃了那个苦,人家契丹也不会给你机会,必杀,而不是流放。

他担心的是宋朝国内,有一个贾昌朝在做首相,郑朗与他又有不和,出现问题,鞭长莫及,会很麻烦的。

郑朗道:“我写信给陛下。”

写了两封信,一封信是刚才与辽兴宗的对话,我是不同意的,陛下你看怎么办。又说臣安好之,请陛下对臣家人报信,务必持念之,使之心安。这里用了三个之,皆是将最后一撇刻意拖长。

然后写了一封密信,信上说契丹恐怕对臣不轨,想要将臣留下来,请派出使者前来交涉。可这封密信却没有做任何记号。

将张海喊来,一路与他交谈,此人很机灵,否则当初不会只有二十几人,最后将宋朝京西路闹得天翻地覆。但军中后,听说宋朝在西北种种战绩,还有狄青南下,迅速平灭南蛮,让他心中戚戚,想想怎能不后怕?

这一想,对郑朗很是感激。

并且还不错,郑朗在军中武将们威望很高的,看到张海勇猛,将他提为一个小都头,成了宋朝禁军一个小军官。

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郑朗对他说:“你回去时,契丹必会用理由搜查你,你要想方设法将这封密信给他们查到,但又不能让他们起疑。”

这封密信不是写给赵祉看的,而是写给辽兴宗看的。给赵祯看的却是那封公开信函。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