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条是肯定的,无论西夏人能不能吃下北路契丹军队,辽国小皇帝是不会放手的,决战主战场还是在中路。
做了种种安排,大家坐下来等晚餐,开始闲聊。
武将在一起,还能说出什么好话,粗鲁不堪,不过两个太监很高兴,与文臣谈话文邹邹的,有时候用了生涩典故,听都听不懂。还是与这些武将们闲磕,比较容易。
孙全彬又再次问道:“张将军,狄将军,王将军,契丹必败了?”
得写奏折回去禀报。
“败的可能姓十之**,”张亢含蓄地说道。
“郑相公果然神人也,”孙全彬向往地说。虽时间出现误差,但大至走向几乎全部猜测出来,这还容易么?
张亢也是一脸向往,道:“郑相公乃有武候王猛之才,我钦佩之。”
几人中倒是狄青更知道底细,不得不承认郑朗有远见,自己同样远远不及,但在战争细节布置上,郑朗还差了一些,可是人无完人,做到郑朗这一步,确实远非他人所及。
消息送到京城,满朝君臣都是拭目以待,心中忐忑不安。前半段郑朗猜对,可后半段还没有发生。没有猜对,仅是准备了一些契丹式样的盔甲与武器,浪费的钱财并不多,宋朝就不必派兵,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后果。若是猜对了,派兵会发生什么情况,君臣皆不得知。
但在这时候,发生一件连张亢都想不到的事。
元昊面对契丹军队,不敢有半分大意,并且定川寨输得惨,越惨他准备越充分,去年就在制订各种详细的计划,与行军方案。然而他还是不想与契丹人开战,未战,面对契丹近二十万军队,他的心也胆寒。
逼得无奈,派使对辽兴宗说,我亲率党项三部酋长前来大营拜见陛下。
辽兴宗接受消息后,感到很愕然,难道这小子真的改邪归正?于是派右离堇萧嘀冽前去西夏大营查看。萧嘀冽来到西夏大营,见军马并不多,只有两三万人。
肯定要派军马的,契丹大军前来,一点不防范也不是元昊了。但只备了这点兵马,说明元昊还没有作好作战的准备。大咧咧的端坐中间座位,狠狠训斥元昊,美其名曰陈述祸福。
元昊只是耷拉着脑袋,唯唯诺诺。
萧嘀冽回来将情况反映,辽兴宗再派使者萧革诘问纳叛背盟之罪,元昊继续做龟孙子。
态度表现很好,萧革才说道:“你跟我来我中军大营,向我主请罪。”
带着元昊,来到辽国大营,张亢听到消息后很愕然,然后一个个好奇契丹小皇帝会怎么做。
不但张亢,郭逵也好奇。
元昊带了进来,郭逵细细打量着元昊,一张黑脸,眉毛飞扬,一看便不是善类。辽兴宗也回过头看着郭逵,本来他想说一句:“这就是宋朝的将领郭逵。”
宋朝与西夏议和,契丹突然反悔,派使对宋朝说,你们想和可以,但现在不能和,必须等我们契丹打完了才能议和。邀功请赏之意十分浓厚。宋朝不敢得罪这位老大哥,只好派丁度带着国书出使契丹,做了解释,非是我们想要马上议和,乃是元昊归顺之心颇诚,数次派使求和,所以本朝许其款附,从此则于西人无陡绝之曲,与北朝亦无结怨之心。再次请求契丹勿必挂念百姓幸福,勿要出兵西夏。
碰到这个软哥哥,辽兴宗也气得不能作声。
不过没有说,人家来做什么的,只是观战,并没有助兵。会助兵,那是自己大败,会派兵士前来保护自己。自己能大败吗?这不算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