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墙后面看不到外面情形,但孔洞里能看到一部分,并且还有城头上的将士在指挥。
也不是没有破绽,仅适合用于土墙,还有天长日久,对城墙坚固性不利,想在破解,策略依然有很多。但严格意义来说,这是史上第一次有人使用这种战术,也是欺负西夏人不长于攻城之道。换作宋军前来,最少有五种方法化解。
但对付西夏人足矣。
在城头上士兵指挥下,一根根锋利的长矛被铁锤击打出。端的厉害,有的人力量大,居然能使长矛贯穿西夏登梯子士兵的身体。后果也不大好,长矛拨不回去了,死者弃之不用,有的西夏人被长矛贯穿,还活着,又痛又怕的贴在城墙上拼命的喊叫。眨眼之间,彭阳城成了一只长满棘刺的刺猬。
仅一波攻击,西夏就丢下近千具尸体,狼狈地被打退。
肯定能攻破,但象这样强攻下去,不堆上一万人,休想将此城拿下来。
手下退回,还有人呢,那些人吊在长矛上,宋军也不管,任他们喊叫,元昊气得发抖,又再次准备下令发起进攻。
徐敏宗劝道:“陛下,不可义气用事。”
不能这样玩,不用说郑朗不在此城,泾原路还有数万大军,若是耽搁迟了,环庆路与秦凤路还能最少派出三万以上的人马相助。这还不是大事,无论怎么派,三路人马能够利用的也不过**万人,其中大部分还是步兵。就算能勉强与自己一战,西夏还有其他的布置。
主要是夏州那边。哪里是西夏人的老巢所在,庞籍军事政策保守,可战的时间越长,保不准他也学习郑朗,来一个拨夏银二州,为自己功绩上锦上添花,还是添最大的牡丹花。
委婉的进了一谏。
元昊问道:“杨卿,那你说怎么办?”
“土城破之,葛怀敏军队为主。”
“依你之谏。”
开始重新扎营,这一把火烧得也确认地下面不会有那种可怕的火药,放心的在彭阳城前扎下大营。人还是太多,有的居然再次被迫扎在后面南山上。
元昊命令士兵开始挑土做山,此时泥土没有酥冻,人又多,挑土山容易。并且一把火烧过后,元昊发现一个好处没有山林掩护,宋朝斥候再也不敢靠近己营。又分出一半军队在四处游荡。
攻打的是镇戎寨东面彭阳城,元昊眼睛却盯着西边的第背城。
至于彭阳城里面两千多宋军,元昊早将他们当成死人。
彭阳城中也是一愁莫展。
挑土山这个方法很笨拙但更管用。一步步将土山压到彭阳城下,与彭阳城连在一起,从土山上直接登上城头,彭阳城必失无遗。元昊又派人时不时在城外喊话,投降不杀。弄得城中一些老百姓人心惶惶。
不要完全相信这些老百姓,本来生活在数国的夹缝里,生存对他们意义最为重大,至于国家的什么未必有几人关心。
尽管张方平说了元昊牦牛城的故事但许多百姓或信或疑。
站在张方平的高度自然不会愤怒这些老百姓的鼠目寸光,他们活着只是为了生存,还能求什么呢?牦牛城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
没有办法,将王直兄弟再次喊来。
三人想办法化解这座土山,王直问了一声:“自古以来攻防战最成功的有那些故事?”
历史张方平还是懂的,于是说了许多战例,特别是郭子仪在太原一战。王原说道:“我们也挖地道。”
“挖地道?”张方平怀疑地问。忽然他眼中也出现光芒。
灵感有了具体实施三人又商议大半天。
此时彭阳城缺少将士,但不缺少物资,不但粮食充足武器也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