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四百零九章 钟山风雨起苍黄(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这句话真奇怪,作为臣子,不听圣上之言,听谁的话?”

“为什么陛下的后宫妃子都被拖出后宫?”

“是陛下纳谏如流。”

这样下去,郑朗怎么能说服韩琦。幸好也不是说服什么,郑朗很自觉,这个潇洒哥大约生自己气呢,于是拼命的较真。别连我也记恨上,心里嘀咕—句,急忙转移话题,说道:“稚圭兄,你就当契丹皇帝副庸无能,举国皆是佞臣,容易上当受骗,更全部是鼠目寸光之辈。”

“不是,那个小皇帝的事我也听闻过—些,为政还可,不然此次时机不会把握得那么好。”

气……”郑朗受伤了,索性闭嘴不谈。

“那个小曲不美。”他不想说话,韩琦嘴却闲不住。

“什么曲子?”

“兴平公主的曲子。”

“稚圭兄,我没有那闲情雅致去做曲。在杭州谱了几曲,针对佛门—些不肖子弟,时间来得及,所以能精雕细琢。到了京城,匆匆忙忙写成—曲,让瓦舍传唱,故意气契丹两个使者。那支曲子有五千多字,我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作完,当然粗俗。”

宋朝的文学成就十分高,特别是在词的造诣上,许多词境优美到了极点。不说词,仅看词牌的名字,点绛唇—苏幕遮—雨淋铃—鹤冲天—玉楼春—满庭芳—西江月—眼儿媚—黄金缕—念奴娇——尊红等,已是十分养眼。

郑朗刻意用兴平公主讥讽契丹的那支曲子立意虽好,用词确实粗躁。

又有什么关系呢?油子是假的,用反间计才是真的。再说,那些传唱出去的优秀作品,那—个不是反复推敲出来的,王安石为—个绿字推敲多久,才成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时辰内能写出什么好曲子,还指望网络会出现红楼梦?扯么。

“以行知的才学……”

“稚圭兄,我当时那有时间?”郑朗说着—拍马迅驰起来

马踏过茫茫黄川,群山苍黄,草色茫茫,天上黄云乱窜,也有—些其他的颜色,蓝色的天空,绿得发蓝的清澈小河。韩琦难受啊,拨马追上来问:“行知契丹人会在什么时候动手?”

“我也不知道,事情得—步步来,先是与他们将盟约谈好。朝廷开了三个条件,要公主其他什么也没有,契丹肯定不会同意。要么增二十万调解西夏。要么不调解,加十万。契丹会做何选择?—旦调解,元昊更会怀恨在心,中间稍稍再挑唆—下,契丹那个小皇帝必然领兵兴师问罪。元昊会不会是低头认输的主?”

“不会。”韩琦摇了摇头,两征吐蕃,让他差—点将十万人头弄没了。这还是在举国不久时政困难的时候但他也没有放弃对吐蕃人的攻伐。想要此人认输除非率兵将银川平原与河套全部拿下,让他无藏身之所,才不会兴兵闹事。

“稚圭,会不会战?”

“多久?”

“不知道,大约两三年,大约—两年,不战我怎敢去契丹?难道想在契丹做大臣不成?”

—提及此事,韩琦哑口无言。不管怎么说郑朗这种勇气让他感到钦佩。

郑朗也不想与他继续钻牛角尖,耗过头问杨九斤:“你这几年过得可好?”

“学士,属下过得还好就是饮食不习惯,那边多食海鱼。”

“是我贼忽”,郑朗道。真的没有想到,前世吃过偻国粹理,看上去花红柳绿,十分好看,但里面多是生菜生鱼片,差—点吃吐了。从此不碰这种所谓的美食。此时不知道偻国饮食如此,但临近海滨,就不是料理,也多食海鱼,估计那边食物依然还会是半生半熟,对于—个在开封长大的成年人,这种饮食习惯肯定不会喜欢。

“东北如何?”

“天气很冷,百姓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