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认识,询后才知道谁是刘平,谁是石元孙,谁是李士彬。

上前施了一礼,说道:“见过刘太尉。”

刘平伏在地上,冲着东方号淘大哭:“陛下,臣罪该万死。”

其他将士跟着也大哭起来。

郑朗无奈,只好让他们发泄,特别是李士彬,一个劲的抽自己大耳光子。

开始郑朗对李士彬不抱有好感的,三川口大败,金明三十六寨丢失,李士彬的骄傲自大,与范雍的昏庸,是两个主要责任人。后来又知道他贪墨山遇的财宝,成为山遇惟亮惨残死的导火索,更不抱有好感。考虑到他在羌人中的声望与号召力,才点名将他赎回。

此时看到他将自己脸蛋都抽肿了,心中也产生一些怜惜。虽犯了错误,但此人对宋朝忠心无用置疑。

哭得差不多,郑朗说道:“回去吧。”

刘平等人才站起来,向郑朗施礼。一路上听狄青说过郑朗的故事,也知道是郑朗用西夏太子换他们回来的。

将自己与西夏太子等同,心中很感动。

郑朗不想解释,这些人对宋朝很忠心,也很勇敢,但军事天赋,包括刘平在内,都不怎么样。三川口一战中,军事天赋好的是两名副将,牺牲的郭遵与王信。

一路南下。

回来得比较及时,元昊决定撤退,于是兵贵神速,想于半路狙击一下郑朗的军队。一路赶来,直扑到镇戎寨前,郑朗早押着俘虏去了后方。元昊不敢再往里追了,调过头,围攻高平寨,让寨上一顿乱箭射死了几十人,灰溜溜返回。

庆历元年两国的战事终于结束,但强盗来了。

……

宋朝与西夏打得热火朝天,契丹在边上看得喜不自胜。

已经得到一些好处,西夏人物资短缺,只好便宜的将牛马羊驼卖给契丹人,契丹人将战马留下,牛羊再兜销给宋人,转一下手,得了许多财帛,还白白得到许多战马。

郑朗提议,宋朝派了一些探子潜入契丹边境,散布兴平公主的死因,怎么死的,郑朗也不大清楚,有人说兴平公主是李元昊不喜,忧虑而死,有人说是兴平公主撞见李元昊鸠母,让李元昊杀死。

郑朗没有采用前一种说法,而是采用了后一种说法,说是兴平公主看到李元昊在鸠母,大义凛然的上去劝阻,李元昊恼羞成怒,将兴平公主杀害。刻意替兴平公主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形象,来反衬兴平公主的冤死。

说法未必对,但兴平公主死得是很不正常。

谣传很快在契丹境内传开,辽兴宗十分不喜,正好元昊在府麟路,派使者再次过去责问。

元昊一口咬定是病死的,当时他正陷于泥潭里,又低三下四的陪礼道歉,进献一批宋朝战俘与大批牛羊给契丹。劝契丹乘机出兵将关南十县收回来。元昊的礼物辽兴宗没有看上,太穷了,这群西夏人。

但听到宋朝讨伐元昊屡败,动了念头。

什么讨伐屡败?宋朝根本就不叫讨伐,三川口与好水川虽败也犹荣,府麟路更是大胜,十几万西夏军队气势汹汹而来,包括押粮队在内,仅只有两万几千宋军,就是这两万几千宋军,至少击毙三万多西夏战士。真正惨败是在后面一战,定川砦。

但契丹人正在快活,也没有派斥候细细查问,反正听到好水川与三川口败了,丰州沦陷,辽兴宗认为机会来了。

所以郑朗说他是乖宝宝。

宋朝虽然偏软,也是一个庞然大物,想要出兵,最少得问问清楚。没有问清楚,便将群臣召集商议。契丹的葛怀敏,南院枢密使萧惠站出来。宋朝三川砦十分悲催,契丹河曲之战也十分悲催。

宋朝君臣听葛怀敏夸夸-->>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