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利遇乞派来的使者,曾用眼睛瞟啊瞟的,贼兮兮的样子,使郑朗想到一个历史中的人物,蒋干。
差一点又被他逗乐。
看吧,就这点宽度与高度,有本事就来将它攻破。
随后有好消息传来,韩琦又出忽郑朗意料,接到信后立即答应出一万精兵前来泾原路支援,范仲淹也表示决战到来后,会出兵与泾原路相到配合侧应。
听到这个消息,诸人皆是大喜。
泾原路本身除去牺牲的将士,还有六万多士兵,关健时候最少能抽出一万弓箭手,范仲淹的一万人,韩琦的一万人,总兵力达到九万多人。不可能全部动用,但最少能动用六万多将士。
用兵规模是自澶渊之战后宋朝最大的一次。
想一想府麟路一万几千名宋军在十几万西夏大军中苦苦挣扎的样子,也觉得幸福。
但敌人兵力也不会少。
郑朗与老种站在城墙上,看着前川,老种叹息道:“若此战成功,四路大军合击,有可能将西夏人打回原形。”
让他们再次象李继迁一样,到南河套沙漠里做土匪去!
郑朗摇头。
这是一种理论与奢想,不可能在实际中实现。
就象若宋朝几路合击,再加上吐蕃人、回鹘人同时进攻,西夏同样会亡国。
或者西夏与契丹朕手齐心协力向宋朝发起进攻,最少能让宋朝失去半壁江山。但能做到齐心吗?
即便是宋朝的四路也不行。
能让范仲淹与庞籍抛开保守的军事观点,做一个小配合,已算是不错。韩琦很激进,他是坚决主张对西夏动武者,可与庞籍一样,私心太重。私心一重,就不能配合好。
四路军队不动,一动宋神宗五路大军伐夏的悲剧会提前上演。
刚念叼韩琦,韩琦便到来。
郑朗听了有些晕,你这个小祖宗来干嘛,还得迎接。
迎出大营,说:“稚圭兄,怎么来到这里?”
不合朝廷规矩啊,你是秦凤路的大佬,不得跨界的。
“是行知召唤,我岂敢不来?”韩琦说道。
“我什么时候……
“行知,我在秦州为百姓所误会,是行知在庙堂之上替我说了公道话,所以行知传令,我亲帅大军来到泾原路。”
郑朗身体差一点哆嗦起来,韩琦,你太无耻了。
我只是向你借兵,并没有喊你来,反过来不但成了我的召唤,还还了恩情!
难怪史上富弼担任韩琦上同时,反过来被韩琦虐得体无完肤,太剽悍了。
韩琦没有考虑郑朗想法,直接开始与诸将打招呼。
他原来就是泾原路的大佬,有的将领严格来说,也曾做过他的属下。见到韩琦,一个个必恭必敬的行礼。
郑朗连忙将他请到帐内,得将这位大神安排好,否则弄不好能来一个喧宾夺主。
来到大帐,韩琦看着狄青,笑咪咪地说:“狄青,我在秦凤路听到你的事迹,此战表现不错。”
郑朗心中又晕。
宋人继续象唐朝那样称呼郎与郎君,但在官场上用郎称呼很少,会让人弹劾一个媚交的罪名。官场上官员相互的称呼多称官职,亲热一点呼字,再亲热一点加一个兄,加一个弟。
也称呼名字,比如议论公事时,即便是吕夷简,也可以直接说吕夷简怎么怎么的,奏折上更是直接称喟名字,而不能称喟字,否则又有结交之嫌。还有一种情况,两人悬殊太大,也可以称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