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三百四十章 难(2/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牺牲,被掳走十几万百姓,虽然大多数人认为这些蕃子带走是好事,但这个战绩不算什么。去年狄青与许怀德面对几万敌军时,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但有大佬还是看到区别的,一是时间短,从接到斥候禀报到敌军扑来,只给郑朗留下不到一个时辰的准备时间。

二是歼灭,几乎歼灭抓俘对方近九成将士,自宋朝开国以来,面对契丹人与党项、吐蕃人,很少取得这样的歼灭率。

郑朗是文臣,对国家与陛下忠心,不存在忌惮。

虽然年青,两府岁数小了,可是有太平州与杭州的功绩,主持鄜延路资格却有了。

范仲淹,他打过仗么……

可是杭州那边怎么办?

战争开始,前线用钱就象流水一样,郑家子也在延州向朝廷要钱。

是废话,郑朗不是神仙,又变不出钱来,再会经营之道,相比于战争所带来的军费,再加上西北的地形,也弥补不了。

因此杭州那边地位同样重要。

诸位大佬都算过账的,如果今年铜矿成功,仅矿就能为朝廷敛得五百万贯以上的财富,还有税务所得,以及那些契股的财富。富弼仅主持了遂宁的契股,卖了一卖,在京城就为朝廷敛得近百万贯钱。

郑家子还抱怨卖少了。

有了这笔庞大的财富与没有,区别会很严重。难道让郑朗坐在延州主持杭州事务?神啊!

想郑朗回杭州,就要找人去延州替代郑朗。想郑朗留在延州,就要找人前去杭州替代郑朗的知府之职。

于是张士逊说了一句:“让富弼前去杭州如何?”

赵祯将富弼喊来。

富弼一听老实地答道:“臣无能为力。”

郑朗没有隐瞒他,许多计划还与他进行过商议。

首先对海外的事务,他根本不懂。而且还知道年底郑朗将出售契股,这些契股一部分是用钱,一部分是用地,十分麻烦。并且此次出售契股,是面对全国,替朝廷敛财。

特别是京城与河北,有许多权贵,一些人会倚仗势力压人,自己没有那资格服住众人。

看似有功绩,实际有可能比西北的军事更烫手。

除非郑朗将契股售完,数矿经营安排妥当,就象他在太平州那样,自己前去杭州还差不多。但害怕赵祯强行向他下旨,又说道:“那个矿与海外的事,臣根本不懂。让臣去杭州可以,太平监与市舶司,臣不能管理。”

那让富弼去有什么用!

于是未决。

但西北不能不管,又诏三班使臣有文武器干者,许其自陈,量材施用,诸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察访习知边事之人。

我能文能武,皇上,用我吧。

好,那你到各州长官面前说说,文在何处,武在何处,确实有本事,马上就用你。

这是释放朝廷战斗的决心,别当真,能文能武,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当诸葛亮与裴行俭等人真是大白菜?

然后处执薛文仲,计用章没有说逃跑,是薛文仲主张撤向鄜州的。既然卢守勤被斩,薛文仲也要处理,贬为广南监当。

再诏殿前诸般材勇前往边境担任官员与将领,兵部试武举人,以策论定去留,弓马定高下,合格者立即授于边职。

接着又改宝元年号为康定,原来范仲淹贬,不准中外越职言事,富弼论曰食,于是许中外臣庶上封议朝政得失,不管是老百姓,或者官员,或者外族人,都可以上书进谏。

诏韩琦量陕西民力罢所科刍粮,调民修筑城池,令诸州提点丁壮,协助防护诸臣,除教习外,无得他役。

夏竦不傻,韩琦也不傻,因此-->>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