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九十章 十面埋伏之列营(4/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两家,另外在秀越湖还有三家。

国舅爷的名号还是很管用的。

不过若没有这桩大案,郑朗同样不会管,能管得过来吗?

也不符合他的中庸之道非是法家的道,订了一个规矩,你就得遵守,否则依法办理。

以法治人固然公平,但那个敢说做到真正以法治人,虽美好公平终是一个醒不过来的乌托邦般美梦。

最后郑朗索xìng连法家也不相信了。

在他心中,凡事都有两面xìng,再不好的事通过调节,也能它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不好的一面隐去。

包括这些上层人士所拥有的资源。

只要调节得当,反过来也给了贫困百姓更大的生机。

有的知府知道这个道理,很有可能包括范仲淹在内,都知道他这一家sī酒作坊存在,但全部没有管,正是此理。

犯了事就要查没,吕公弼没有这个权利,更不用说跨州去查。

再就是一些丝织作坊,其他的一些作坊店铺,两千多亩田地,家中的房屋,以及sī盐。

查出来的sī盐规模不是很大,李家参与了买扑,因此sī盐占的比例不重,但有,买扑利高,一个是麻烦,二个成本也远比走sī高。

并且牢中提出来的数人当中,有五人与他家有来往,也找到了证据。

李用德始终没有承认,我走sī了sī盐,可没有绑架知府的女儿,也没有派人射杀那数人。

这没有关系了,凭借这些证据,以及海上那一声大喊,已经可以让他定罪。

然后又有十几人牵连进去,包括亭户,一些商人。

这也是吕公弼退缩的另一个原因,牵连越来越广,反正不要找到突破口,找到一个,就能牵出无数个。若是仔细查下去,顺着这十几人,有可能又盘出几十人。

于是案件到了富弼这边。

富弼很老道,立即将案件定格,只查这些已定罪的案犯,只要牵连的不予任何追问。

所以宜儿说要回去。

郑朗想了一想,道:“好,不过你还是要注意。”

“府尹,奴知道,府尹能包庇奴一时,不能包庇奴一辈子。”

郑朗没有回答。

目送她离去,崔娴叹了一口气,问:“官人,为什么不留她下来?”

“让她做小妾?”

“能将她送到郑州,找一个好人家。”

“杭州就找不到好人家?送回郑州又能做什么,她是名妓,籍虽低贱,可生活很奢侈,包括穿衣做饭,都有婢女shì候。放在作坊未必会适应,找人家,低了她必然不愿意,高了的又看不上她。”

“杏儿……”

“杏儿不同,座师刘知州也说过,当时郑州五行首,个个皆是翘楚,唯有杏儿心xìng最干净,若是其他行首,他会不喜,但杏儿伺服我左右,他却很高兴。赎她不难,然将她带回家中,想要安份………………”郑朗摇头。

贞操他同样不在意。

对这些妓女他也不反感,有人出卖的是才学,有人出卖的是智慧,有人出卖的是力气,有人出卖的是青春,是长相,不偷不抢,为什么要反对?是朱熹的话……当真?

但娶妻生子,千万不要找这些女子,衣服脱得多了,贞节观念必然淡了,即便为妻,以后也比良家子衣服更好脱。陪笑逢场作戏惯了,感情也就淡了,真正感情来到,未必很珍惜。

看到杜十娘的惨死,可看到有更多的士子、百姓看到这些女子的美艳妩媚,娶了回去因为她们不安份被她们所害?

又与富弼谈了一下案情,郑朗不想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