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包了,灶房里不间断的炖着汤,一会儿炖猪蹄,一会儿煮鱼汤。尿布全是他来洗,院子里挂了一溜儿。还学着洗衣服,在手撕两件衣服之后,让宋奶奶全部接手了。

金姝三天两头的来看望,她刚生没几年,有一肚子经验可以说,一股脑儿的全讲给顾柔听。

赵平安他们也亲自上门送了份礼过来,薛遥不肯收,硬让赵平安给塞手里头:“元宵那会儿,你们把人贩子抓了送我这儿来,我上交了上去,我们府尹高兴的很,好好夸了我一顿。”

赵平安接着说:“我们府尹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头还是重视的,就苦于没有人手。这不,我这边一把人交上去,他那边就给了我不少银钱做赏。”

元宵那天丢了孩子的人家也带着媳妇儿孩子上门来看望。其中那个络腮胡子的姓季的大汉来的最勤,他颇有点拳脚功夫,常常打着看望的名义来找薛遥切磋。

顾柔以为坐月子必定是枯燥无聊的,没想到倒也还好。满满能吃能睡,就是哭声嘹亮,哭了就不肯停,非要顾柔下了功夫哄才行。当娘的人,注意力全在孩子身上,一会儿摸摸他是否尿了拉了,一会儿又看看他吃饱没,他哭了,顾柔愁,他不睡,顾柔也愁,折腾死个人。

可看到他一天一天成长起来,从一个红通通的小猴子长成一个白白嫩嫩的小包子的时候,她所有的抱怨,辛苦全都不翼而飞了。有时候还会对着她笑,这一笑,能把顾柔幸福的飞天上去。

唯独宋奶奶,整天耷拉着脸,长吁短叹的。

顾柔劝她:“奶奶,咱以后还回来呢,若是阿遥会挣钱,没几年就能来城里住。”

宋奶奶抱着满满不撒手:“还说呢,你都说过几年,几年之后满满都不认得我了,哦哟我的小心肝哟,给奶奶亲一口。”

满满刚喝了奶,还不肯睡,望着宋奶奶咯咯的笑,把宋奶奶的心都笑软了。

顾柔说:“本来就是泥腿子,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要不是阿遥想了个法子做南北货的生意,我们哪有底气说出进城买房子的话来。奶奶您放心,以后逢年过节的,我们必定带着孩子来城里看您。”

宋奶奶哪有不知道的?她其实心里头都懂,可就是舍不得,她一会儿说自己腰腿疼,要人照顾,一会儿说孩子小,一路颠簸不方便,一会儿说城里生活方便,若是在村里,整个冬天里头都出不来。

可转头就带着孩子玩抛高高的游戏去了,哪有啥腰酸腿疼的样子,顾柔背地里偷偷笑了好久。

四月里头,顾柔总算出月子了,她下了炕穿鞋,感慨道:“再不让我下地,我怕是连路都不知道怎么走了。到时候和满满一块儿学走路去!”

薛遥脚不沾地的照顾了顾柔整一个月,如今出月子了,他也好歇歇。

“别歇了,换件衣裳,满满让宋奶奶带,咱出门找苏秀才去。”

苏秀才,就是腊八的时候在集市上摆摊子写对联的那个人,如今在旁边的秀水街上支了个摊,专给人写信起名啥的。

“好好的找人苏秀才干啥呀?”薛遥问。

顾柔说:“我之前给满满取的几个名儿你不是都不满意么,咱们索性让人家有学问的来取名儿,看你还能不满意?”

薛遥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跟顾柔两个上街找秀才去了。

秀才在摊子后头看书,见生意来了,忙站起来。

两人客客气气的说明了来意,秀才爽快的应了,问道:“对孩子有啥期望?”

薛遥一一说了,秀才思索了片刻,在纸上写下几个大字。

顾柔连忙拿过一看,一张纸上写的是“健柏”,还有一张纸上写着“晟睿”,还有一张纸上是单名“安”字。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