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这可是实心的银簪吧。”方氏拿起刻有碧叶缠枝的银簪爱不释手,沈氏则喜欢那支喜鹊登梅的簪子,老宋氏心情不错,大方的给妯娌里俩一人一只,又将一对精巧的卧兔耳饰给了环儿,自己则收走了刻有福寿祥纹的手镯。
老宋氏暗想,“这官家夫人就是不一样,这赏赐真是妥帖极了,考虑的实在是周全。”
又过了几日,果然有三人到暮云村找老宋头,老宋头带他们到程老秀才家,商量一番,最后文兴以程老秀才外
甥名义住下来,村里都知道程老秀才曾是大户,有人来寻亲也不算什么稀奇事,但总有几个警惕心强的汉子,三天两头来盯着他家,怕程家再把肥料一事抖出去,倒惹的几个知情的人哭笑不得。
后来日子久了,村民们发现这几人就只在村里活动,还经常帮着村民干点活,为人也爽快,渐渐放下了心防。
宋大郎偶然见文兴练武,一时技痒,也去过了几招,但他只是一身蛮力,文兴用点巧劲就把他打败。宋大郎反而激起了兴致,从此时不时的去找文兴讨教两手。
惹得文兴每每跟他对招都苦着脸,无他,力气太大了,一不小心就被轮飞,老爷也没说宋家有这么一猛士啊,害他一点准备都没有,这一来二去的,俩人倒也混到了兄弟相称的情义。
春去夏至,转眼到了七月初,暮云村的最近的谈资又围绕在老宋家棉田上。
早前地里庄稼长起来时,他家棉田就有那两百余株格外显眼,一株株枝叶茂密,对比其他直接高了半截,到了花期绽放之时,单枝条的花苞竟有五六个,要知道一般棉花三、四个就算多的了。
村民们纷纷来到老宋家,问是不是又出了什么方子结果看到老宋家菜园子,更是惊呆,菜园子的棉花花苞比地里的更多。
锦丫嘚嘚瑟瑟的学老宋头,踱起小方步,老宋头在前面叹口气,“唉,当初都留在菜园子里好了。”
“可不嘛,看看菜园子里长的多好,啧啧,不听我的吧。”小锦丫跟在后面摇头晃脑的学话。
“园子里只有百来株,可惜了。”
“就是就是,差那么多呢,谁道呢,菜园子那么大地,就分给我一点点种棉花,现在傻眼不,哼哼,可惜了,要不还能给谁家的老太太多攒一罐子油呢。”
锦丫这两个月鸡蛋吃着,三叔又隔三差五送些肉回来,原先稀疏的头发也渐渐浓密了起来,两条弯弯的小眉毛,随着小主人情绪,一会扬的高高的,一会皱巴巴的挤到眉心,活灵活现的演一出眉飞色舞的戏码。
老宋氏见这老少俩就在她眼跟前晃悠,就是说给她听呢呗,啪嗒围裙一摔,“咋地,当家的,要不来年咱菜园子都种棉花,以后你们光吃棉花
就能饱是咋菜园子可不单棉花种的好,还有那些青菜呢,可吃了好几茬了,都进谁肚子里去了”
“棉花卖了钱,买粮买菜可不就能吃饱。”锦丫接话茬接惯了,不顾她奶黑脸脱口而出。
“还有你个小丫头片子,就种棉花时你挖坑填土还干了些啥后面还不是老娘照看的仔细,又是浇水又是除草的,云丫还知道帮着浇水呢,你除了没事跑过去嘀咕两句伸手干啥活了”
老宋氏三下五除二,就把棉花长的好的功劳揽到自个儿身上。又伸手去戳锦丫脑袋,“那大罐子油可是老娘应得的,扣的那罐也得给我还回来。”
老宋头跟环儿相视一乐,自从老宋氏时不时的跟锦丫斗嘴,笑模样也越来越多,精气神也更好了。
虽然跟村民保密说没有啥法子,都是自然生长的,但是依然挡不住村民的热情,今儿找个借口来窜个门,明儿借个东西又过来瞅瞅菜园子,都是同样的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