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每一年的春天他都会听到,伴随着天籁之音的想起,一叶扁舟悄然划过,他就知道她已来过了,只是今年的春都快过了,也未等的她的出现。
他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只知道自己的心似一颗石子悬在空中,没有着落,这些年来虽然参着佛理,看淡了许多事,却终究成不了佛,同济告诉他,他尘缘未了,只怕一生都要身陷红尘了。
赵玄佑顺手从旁边树枝上摘了一片树叶,轻轻的折了折,竟放在唇上吹了起来,饶是一片翠叶奏天籁,飘过海,丝丝旋律过水来;清风随声咋起,绿柳闻音摇摆;拂绿水,波清波,白鹅起舞燕归来;娉婷女何在?遥在水一方。
三
回了草庐,早已瞧见桓谷子正在烛光下看着药书的身影在窗户上晃动,赵玄佑也不多言,只淡然一笑道:“师傅,夜深了,早些休息吧!”
桓谷子抬眼看了看他就又盯着书本,道:“玄佑,你可知我在看什么?”
“师傅看的是《千金方》。”赵玄佑虔诚道。
桓谷子只笑笑,笑容却颇含深意,他缓缓从书中取出一页纸来,道:“这是你写的诗吧!”
赵玄佑早已看见,神色中却全无一丝慌乱,只道了声“是”,桓谷子却念了出来:
南海越云平风浪,水天一碧一帆扬
稚女童心救儿郎,情根深种在心上
水上佳音萧萧传,一片痴心寄月光
何日待见佳人影,重拾一叶奏霓裳
成就一代药中仙,从此莫再提君王
篱垦山间采菊黄,行医问道弄仓皇
“玄佑,你既然要忘记前尘,然而为何又不肯全都舍弃,执迷太深,终究害人害己。世上最难为的莫过于一个情字,为师怕既你多情总被无情恼,又怕你一入红尘不由人啊。”
“师傅,”赵玄佑细听桓谷子讲完,却不由动容,“徒儿~~·~`”
“你今年也十八了吧?”桓谷子却突然转了话题,赵玄佑已觉得一丝不妙,却也答了声是,桓谷子叹了口气,“该走了!”
“师傅,”赵玄佑心中一凉,当下泣道,“徒儿不愿离去。”
“为师希望你能好好的活着。”桓谷子也不回他的话,只道“去看看同济大师吧,他也有两年未来此了,你跟着他再呆一年,希望能彻底觉悟,莫要误了自己。”便放下书本,自顾自的离了去。
赵玄佑心中五味混杂,不知是什么滋味,想到离去即是必然,徒留也无济,只好跪了下来,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却听里面传了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切莫大焉,喜形不外露,好自为之。睡吧!”
“弟子谨记。”赵玄佑随即起身,看了看窗外的天,月色依旧朦胧,内心早已澎湃不已,像海潮般的席卷自己,闭目定神,自去睡了。只是一夜辗转,难以入眠罢了。
待第二日醒来,收拾好行装,想再去拜别恩师,却未见桓谷子的身影,怕是师傅自知见面难舍,自己先躲了去,正欲离去,陡然看见桌上一纸条及一书信,上写着:若当无路时,方可拆来一看。赵玄佑随即收好了,望着这眼前熟悉的一切,自知再也回不来了,他笑了笑,命中如此,他理应担负起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