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人才坐下,会议厅里响起一阵热烈的鼓掌声。

谁不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呢?

要是没有一零一厂做参照物,或许大家依旧还生活在原来那种贫穷落后的状态,大家都会知足常乐,可是现在这里有一个典型的美好生活摆在面前,要是还不知进取,那就不能用一个平常人来衡量他了。

分明可以享受,但却一定要甘守清贫——这人肯定是个纯粹的布尔什维克。

那次会议以后,不少单位都向市政府打报告要盖单位的集资房,市委研究决定,所有的报告都被批准了,包括市委后勤处自己打的报告。每个单位都分到了一块适合起职工宿舍的地皮,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集资,共同打造各单位的集资房。

木材公司不算人多的单位,包括离退休的职工,统共才一百来号人,其中还有一些是双职工,并不需要另外再分房子。张书记在报告被批准以后,就开始着手进行职工集资房的修建工作,他先请了城市规划设计院的过来规划了下职工宿舍的标准和设计方案。

木材公司一共起五幢小楼房,每一幢五层,两个单元,一共一百套房屋。

楼房与楼房之间有绿化面积,张书记还没想好种什么花草树木更美观,早有职工们提意见:"不如每家分配一块菜土,种点蔬菜瓜果。"

瞬间,张书记小资生活的梦想宣告破灭,他眼前出现的是一块块菜地里长出看几幢楼房。

"不,不允许种菜,咱们都已经是城里人了,咋还能和乡下人一样哩?"张书记坚决否定了这种提议:"等设计院的同志来设计吧。"

木材公司一个星期之前开了个中层干部会议,讨论正在新建的职工集资房的归属问题。

两种方式,一种是买,四百块一套房间,另外一种是租,一年五块钱的租金,职工和单位签租赁合同,只要职工还活着愿意租房,就能一直承租,单位必须租给他,不能把他赶走。

"两种方式,大家自选,这些房子都是统一的两居室套房,一共五十来个平方,有厨房洗手间,两间小卧室和一间小客厅,外边还有一个阳台可以晾衣裳。"张书记说到这里的时候,幸福感满满,他住了这么多年大通房,总算有自己的窝了:"咱们先开个职工大会,摸个底,看大家是租房还是买房,给他们一段时间去筹钱,免得到时候交不上。"

开会的时候,杨树生还没想到可以让他爹进城也来租套房,现在听着杨宁馨这么一说,忽然心里头敞亮。

没错,把爹娘接到城里来住,就能相互照顾了!

只不过小六为啥一定要他买房呢?五块钱一个月,四百块钱可以租八十年了,他还能再活八十年还是咋的?肯定是租房合算啊!

第一百九十三章

杨宁馨觉得,她快要被杨树生蠢哭了。

亏得他做了这么多年总务主任,怎么就没一点经济头脑呢?

虽说租房看起来是合算,可是这房子只是租,没有产权。四百块虽然看起来贵,可是属于你的私有财产啊!木材公司分的那块地,现在看起来位置很偏,在X县的那条江边,周围到处都是菜土,后边还有几座山,可是在二三十年后,这里就会是X县的黄金地段!

江景房,妥妥的,房价至少上万!

想要在那里起江景房,那就得把木材公司的职工宿舍给拆了。

拆迁户,到时候都是暴发户啊!杨宁馨仿佛见着了一张张钞票在天空飞舞,她拿脸盆都接不过来。

"爸爸,您要想啊,您如果是租房,到了您百年之后,您的孙子想要继续住,结果单位把这房子收走了,您的子孙们又去哪里安身呢?难道让他们回乡下再来建房?"杨宁馨觉得自己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