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商量了下,分道扬镳,心里充满斗志,一定要把这两个学生挖到一中来念书。
还有谁不想从糠箩里跳到米箩里来么?大塘中学那么破旧的地方,肯定是一中好啊。
负责游说杨宁馨家长的老师姓李,他志在必得的跑到了湖泉村,找人一问,那人指着杨国平家告诉他:"就在那里,他家这个孙女儿打小就聪明得不行,还只一岁多点儿就会跳忠字舞了呐。"
杨国平家很低调,不怎么张扬,唯一张扬点的熊芬,因为狗蛋牛蛋成绩不好,所以也不爱到外边说,湖泉村的人对于杨宁馨聪明最原始的认知还是来自若干年前的忠字舞比赛,就是她和左知青一起,让湖泉村的人上了一回报纸,照了张模模糊糊的相片。
李老师摸着走到了杨国平家,家里的劳动力都出工去了,就留了杨国平在家,就连王月芽都不在。听了李老师把来意一说,杨国平满心欢喜:"去城里念书?挺好的嘛,我们家小六她爹在县城上班哩,刚刚好可以住到她爹那里。"
李老师听了杨国平的回复也很高兴:"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哎哎哎,老师……不行呐,我一个人怎么能做主?还得问过我们家小六才行。"杨国平摆了摆手:"今天是周五,大塘中学会放假哩,我们家今晚商量一下,明天再告诉你我们的决定,咋样?"
"您不是爷爷吗?怎么您说的话还不能算数?"李老师有些奇怪:"这个家可是您当家啊。"
"我当家不假,可是怎么着也该问问我们家小六才行。"杨国平乐呵呵的回答他:"小六说去县一中,我们家就马上给她收拾行李,小六不愿意,我们也没辙。"
"好吧,那我明天再来一趟。"
李老师踩着自行车走了,杨国平望着他的背影乐得咧开嘴笑了个不停。
"我们家小六可真有出息,县城的学校都想让她去念书哩。"
论条件,肯定是一中好,可是在大塘中学,小六有这么多哥哥陪着她,没人敢欺负她,要是她单独去了县城,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呢。
杨国平有些不放心,一时也不能做决定,这事情还得小六自己来决定!
过了一个多小时,生产队散工,杨家的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这边廖小梅他们才进家门,就听着屋子外边一阵欢声笑语,王月芽探头一看,就见到大柱他们的身影。
"哟,都回来了咧。"
一个星期孙子孙女们才回来一次,王月芽心里怪想他们的,站在门口乐得合不拢嘴:"走累了不?快放了书包出来歇息歇息~"
"不累不累!"杨宁馨笑着把书包放到桌子上边:"我们搭了拖拉机哩。"
"那也是赶巧了。"王月芽心疼的给杨宁馨擦了擦汗:"还说不累,咋出汗了?"
"拖拉机不经过咱们大队,后来走了几里路。"杨宁馨从书包里拿出了一张奖状:"爷爷,奶奶,你们看!"
这是X县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奖状,前天才到学校。
"哟,我们家小六又得奖啦?"王月芽乐呵呵的看着那张黄色底子的奖状,指着一等奖的"一"字,开心得很:"这个字我认得了,是个一字,小六,你又得第一啦?"
"奶奶,小六是全县第一哩!"二柱很羡慕的摸了摸那张奖状:"您看您看,这三个字是一等奖。"
"我们老师说了,小六和邱成才是一等奖里的并列第一,满分!"三柱很骄傲的一挺胸:"邱成才作文竞赛只有二等奖,比不上小六!"
"邱成才就是那个来过咱们家两趟的那个娃儿吧?骑自行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