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就住校,得空的时候到这边住几个晚上也行。"董熹瑜朝外孙微微的笑,笑容里满满都是慈祥:"我说给你准备下房间,也不一定让你每天都住着啊,你哥哥不就是这样?都是在学校里头住的。"

"原来是这样啊,谢谢外婆。"

邱成功挺开心,转头朝邱成才笑:"哥哥,以后咱们一块儿回来住。"

邱成才点了点头:"行啊,要回来一起。"

"成功,你可要向你哥哥学习,好好研究自己的功课,争取早点能加入实验室的课题组,在生物遗传工程领域做出一定成就来。"董熹瑜看着自己的两个外孙,只觉得两人都是英气勃勃,一副有为青年的模样,再看看坐在对面的林晖,耷拉着脑袋在那里,一声不吭,才二十来岁的人,硬生生活成了个四十的模样,她心中就略略有些嫌弃。

林晖去年就毕业了,毕业以后在上海党校找了一份工作,马克思zhu义文史研究室的研究员。每天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到了下班的时候又骑着车回来,董熹瑜有时候也找他交谈,看他平常上班都做些什么,林晖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一副很害怕被问到工作情况的这种样子。

董熹瑜问了两次放弃了,她感觉林晖或者一辈子就是小科员的出路了。

她能想象得到,林晖就像那些靠着直系家属关系被分配进复旦大学的人一样,虽然说挂着行政岗位的职,可完全是不做事情的,每天上班一杯茶一张报纸,女人们可能会多一副毛线针,嘻嘻哈哈的打一阵毛衣就回家煮饭菜,下午又继续在办公室开茶话会,这样的人生真是黯然无光。

然而,甲之□□,乙之蜜糖,对于林晖来说,这种清闲日子是他求之不得的。

他太喜欢过这样的日子了,除非是领导交代要写论文的时候让他觉得有些焦虑,其余的时候都过得神清气爽。

办公室的老前辈指点迷津:"你要多去找找以前的报纸,到时候写文章都好用得到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林晖得了指点大彻大悟,原来论文就是这样拼凑上来的。

经过彷徨阶段,现在他已经走在探索的路上。

马克思zhu义到底是什么,林晖并没有弄得很清楚,但他已经抄录了两个笔记本,只要是内容关于马克思zhu义的文章,他都会详细记载下来。

研究室的科长有一天看到他在认真抄录,甚至还表扬他是个肯钻研的好同志,林晖感动极了,心里觉得自己总算是被人肯定了。

第五百零七章

然而,林晖接触到祖母董熹瑜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那个胆怯的自己。

抄录别人的文章,在祖母眼里,肯定是不值一提的事情,他觉得要是祖母知道他干的这些事情肯定会批评他:"拾人牙慧。"

还是在林晖念小学的时候,董熹瑜就教育他要能有跟别人不同的思维,这样才会有创新,不能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做,那么你只是在简单的重复,而不是自己想出新的法子,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在摸索中前进。

林晖觉得自己做不到,班上有同学能一次想出几种解题的方式,然而他只能用一种最直常用的去解题。有时候董熹瑜亲自考量他的功课,让他用多种方式去解答,林晖涨红脸站到那里:"老师只教了这一种。"

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祖母就嫌弃他了吧,一直嫌弃到了现在。

看到董熹瑜的目光飘了过来,林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不想让她看到自己。

在家里,他想做个没有存在感的人。

董熹瑜看了看林晖那样子,叹了一口气,她大概可以不用指望孙子能有什么成就了,现在她的希望就在邱成才和邱成功身上。

"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