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拉:"侬伐要这样客气,都是一家人。"

伸手接过那些礼物,她又踢里踏拉的上了楼。

"姆妈……"林淑英有些担心的看着董熹瑜,母亲总是一副很有把握的态度,可她有没有想过她现在已经年迈,家里头还得靠着大嫂照顾呢。

"怎么了?"董熹瑜把林淑英拉到自己身边坐了下来,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侬住在家里,吾就放心多了。"

她和林复开对子女的教育一直秉承着西方那种包容开放的思想,对于子女的选择,他们都会表示支持。可是当她从旺兴村回到上海以后,她就后悔自己奉行这种教育,她应该把她的小女儿强行带回上海,这样就不会忍受母女分离的痛苦。

多少个夜晚,她做梦的时候,耳边总有稚嫩的声音在呼喊:"姆妈,姆妈,吾饿,好饿。"

物资匮乏的年代,她心爱的孩子在乡下会不会吃饱穿暖?董熹瑜总是有深深的恐惧,所以这才京城寄东西过去,希望亲家看在经济支持的份上不要略带她的孩子。

她希望她的女儿在乡下继续能过上城市里的生活。

然而她错了,这次林淑英回来,董熹瑜蓦然发现,她的女儿已经变得思想陈旧,眼界狭窄,就跟大部分农村妇女一样。

不行,她要留住她,让她再次融合进大上海,融合到这个时代。

董熹瑜皱了皱眉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小女儿目前的状态来说,要想改变还得一段时间。

自己得要有耐心,慢慢来。

第四百七十章

"去老凤祥?"邱成才有些吃惊:"你去那里做什么?"

尽管邱成才对上海的商店知之不多,可是老凤祥他还是听说过的,那是一家很不错的银楼,专卖名贵的珠宝首饰,黄金白银、钻石翡翠,应有尽有。

"我想要去买点金器。"杨宁馨笑眯眯的拉住他的胳膊:"我一个人去怕路上被人抢劫啊,当然得带个保镖。"

"好吧。"邱成才有些哭笑不得,可还是劝告了杨宁馨一句:"小六,学生带金器上课不太好吧,看着都不像学生了。"

"谁说是给我自己买啊?"杨宁馨白了他一眼:"我打算给蒋婆婆买点东西,她要出国了,我想送些礼物给她。"

"蒋婆婆啊?那是应该的。"

邱成才早几天听杨宁馨提起了这件事,说蒋婆婆送了三处房产给她,当时他还挺惊讶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老婆婆会如此出手大方,力劝杨宁馨不要收:"小六,宁可花钱买也不能占人家这么大的便宜。"

"我也想花钱买,可她不要啊。"

这要是前世就好了,知道对方的银行账户,直接打七八万块钱到蒋婆婆的存折里,这年头转账什么的都不方便,她又没有蒋婆婆的存折,也存不进钱,还就只能接受她一片好意了。

蒋婆婆托付她的事情,她一定会尽力去完成的,老人家对她这么好,她一定要报答她。

邱成才听说到时候要坚持去给蒋婆婆和老伴扫墓,也不再说多话,心里头在想着万一小六忘记了,自己还得提醒她一下。

今天杨宁馨提出要买金器送给蒋婆婆,邱成才很赞成,两个人先去了银行取了一万块钱,在银行里坐了坐,知道周围没人注意,两人才走了出去。

这年代,一万块钱可是一笔巨款,肯定会被人眼热,会不会被抢劫什么的还说不定,一切都得小心。

两个人走去了南京东路的老凤祥,店员们开始并没很留心两个看金器的年轻人,只是围着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转,热心的向他们推荐,杨宁馨和邱成才不受干扰的看了好长一段时间,两个人终于决定要买一块金条。

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