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很认同杨宁馨这个观点:"没错,怎么着也不能卖低了,你放心,广州这边的批发价我至少也会五折抛出去,不会让你吃亏。"
杨宁馨笑着点了点头:"我知道王老板是个聪明人。"
办成了第一桩就会有第二桩,杨宁馨一鼓作气,又和另外两家品牌谈妥了代理商的问题。
一家品牌叫"伊妮",还有一家叫"新时尚"。
伊妮的老板姓尹,很年轻,是个自主创业的小伙子,他们的工厂并不大,就只招了一百来号女工在开工,每天的出货量也就一百件不到——设计师就三四个,灵感来自于七拼八凑,都是从时尚杂志剽窃一些流行元素,然后和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拼出来的设计,打板师傅也就五六个,裁剪制作的女工七八十个,忙忙碌碌也忙不出成堆的衣裳来。
尹老板高中读完书就没念了,他家是裁缝世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裁缝,他从小就对做衣裳感兴趣。没考上大学只能找事情做,他就跟着父亲学着做衣裳,在广州越秀区稍微有点名气,被人一鼓动,就抛弃了窝在家里接衣裳做的活计,自己跑到白云区这边开了一家制衣厂。
他请的设计师有两个是艺术学院毕业,在学校里当老师,在这里只不过是业余客串,还有两个也是裁缝出身来投奔他的。
因为有服装方面的基础,又有专业人士的审美眼光,尹老板厂里的衣裳卖得还不错,这两年开始有大宗货上市,供应批发市场。
伊妮这个品牌的名字,是尹老板自己给娶的,借了自己姓氏的一边添了个人字,就成为了文艺青年们喜欢用的一个称呼——伊。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诗经》开始,对年轻姑娘就有那么优美的称谓。
而旁边那个妮字,则是中西方相结合。
"外国女孩的名字好像后边有个妮字,什么珍妮,对不对?"尹德胜卖力的向杨宁馨讲述他的品牌故事:"我们中国人喊小姑娘也叫做妮子,这不很适合做品牌的名字吗?"
杨宁馨点了点头:"是不错,挺好的。只不过我觉得你还可以设计一个Logo。"
"Logo?那是什么?"尹老板有些好奇,怎么面前这位美丽可爱的女生说着说着就飙上了英语,虽然广州外国人多,可他还真是听不懂英语。
"Logo就是标志的意思,例如说可以为你这个品牌设计一个简单的女生头像,她的头发可以是烫起来的,弯弯曲曲的扭出了伊妮两个字。"
杨宁馨拿了笔在纸上比划了一下,她不是艺术生,只能用以前学着画Q版的那种手法来画人物。
大眼睛小嘴巴,脑袋旁边几朵花,活脱脱一副花仙子的模样。
"咦,这个Logo好可爱!"年轻的尹老板拿了画仔细看了又看,爱不释手,抬头看看杨宁馨,眼中的崇拜又深了一分:"能不能把这个logo让给我们公司?"
杨宁馨毫不客气的开了价:"我做你们品牌的东南区域代理商,要最低的价格让我拿货。"
她拿出了黛丽芬王老板与她签下的合同:"要不要看一看?"
尹老板根本没有伸手的意思:"我相信咱们能合作顺利。"
"你这么相信我?"杨宁馨很奇怪:"这是跟钱有关系的,弄清楚最好。"
"不,我知道你不仅仅是为了钱,你是为了一份情怀,你欣赏伊妮,想帮我把这个品牌推广到全国。"
尹老板的声音里有一份热情,仿佛他已经不食人间烟火,就想着高雅的艺术。
杨宁馨笑了笑,没有反驳,年轻人有梦想固然好,可是没有经济基础是万万不可能的,伊妮想要推广出去,还得想办法打开市场,就靠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