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出现断层,中青年更需要历练,这也是董熹瑜为什么大胆启用新人的原因。

八个名额里,除了她和另外三个教授以外,还有四个学生的名额。

一个博士生,一个研究生,还有两个本科生。

选中邱成才和杨宁馨是出于董熹瑜的私心,她希望自己看好的两个学生能及早得到历练,尽快成长起来。

而且他们也有充分的入选理由。

杨宁馨是提出DNA自动检测仪构想的人,邱成才让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没有他们俩的贡献,DNA自动检测仪是不可能发明出来的。

董熹瑜向学校申报名单的时候,学校领导开始也提出质疑,觉得本科生去美国有些为期过早,可是听到董熹瑜说出理由来的时候,他们不再反驳:"当然必须要带上他们!复旦大学有这样优秀的人才,一定要趁早培养。"

"学校领导同意了?"杨宁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前世要出省开个什么会议,都是按资排辈,她们这种小虾米根本就别想能出去见世面,然而现在要出国开会,更要紧的是公费出国,领导竟然同意她这个本科生跟着去?

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难怪复旦大学能成为全国一流的大学,和领导的指导思想确实有莫大的关系。

"当然同意了。"董熹瑜拿出了两张表格交给了杨宁馨和邱成才:"你们先填好这两张表格,等着我把国际学术会议的邀请函给影印了以后,你们拿着去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申请签证……对了,你们还没办护照吧?"

邱成才和杨宁馨都摇了摇头:"没有。"

"还得先去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申请办理护照,这个得有学校的介绍信,我帮你们去开好介绍信,你们自己先去办好这个。"

"好。"两个人相视一笑,有说不出的开心。

竟然能去美国见世面了呢,真是意想不到。

杨宁馨并没有跟身边的同学透露这件事,就连钱文文她都没有有说,可是没想到班主任何家良竟然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

"杨宁馨,这是你在校的具体表现情况,我已经帮你填写好,签名了,也拿去学院盖了章,你把这个送去生物遗传工程研究所,让那边的教授一起送交学校,最后由学校签名盖章。"

何家良把那份表格递给了她,一脸羡慕:"杨宁馨你可真是替我们经济学院争气啊。"

根据复旦大学内在不成为的规矩,一种鄙视链在各个学院悄然而生。总体说来,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化年代,理科学院会鄙视文科学院。经济学院虽然明面上也与理工科擦边,可它招生范围也涉及到文科,也是在鄙视链下端的学科。

然而在经济学院竟然出了能代表复旦出国参加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学生,特别是自己班上的学生,这不能不让何家良感到骄傲自豪。

他接了电话去学院里帮杨宁馨领表格的时候还有点晕,不知道这时候领什么表,优秀学生优秀干部,奖学金评定都已经在上学期期末评定了,刚刚开学领表格,他还是头一次听说。

跑到办公室,那边的老师追着他问:"你到底是怎么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学生来的?"

何家良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

杨宁馨是怎么样培养出来的?好像他什么都没有做啊,他上课没另外关照她,业余时间也从未和她去谈过理想谈过人生,倒是杨宁馨和钱文文一块儿摆小摊,教了他一条生财之道,他也跟着摆摊卖磁带,卖了一年多,到现在挣了好几百块钱,也算是一大笔钱了。

"我们班的杨宁馨确实很优秀。"他只能含糊其辞的说了一句。

"不止是优秀,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