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瞪大了眼睛,那个小姑娘要开店?她难道不念书了吗?

"没错,小六准备要开一家服装店。"邱成才点了点头:"她念的是经济学专业嘛,肯定是要亲身实践的。"

董熹瑜看了看邱成才,笑了起来:"成才,你倒学会了用大道理骗人了?"

什么经济学专业,要实践证明理论,都是幌子吧,最终目的就是想挣钱而已。

"她不用上课的吗?店铺谁给她打理啊?"

"店铺有靠得住的人,她已经租好了铺面,就等着启动资金了。"邱成才从董熹瑜的表情看得出来,可能借钱这事情有点希望,心里轻松了不少:"她家里现在也资金紧张,要支出一大笔钱,没办法帮她,要是我不帮她,她两千块钱租金就打水漂了。"

"这小姑娘怎么胆子这么大?"董熹瑜感叹了一句,竟然敢随随便便就拿两千块钱出来租店铺,而手里却再没有启动资金:"万一弄不到本钱怎么办?再说,她就这样确定能挣钱?"

当然,邱成才是不可能告诉董熹瑜,他能凑一点钱给杨宁馨,让她先细水长流的做生意,他只能帮着杨宁馨卖惨,尽量多的把启动资金增加得多一点点。

"外婆,她已经做了一个学期的生意了,周末在七浦路上摆摊卖衣裳,平常在宿舍楼那个学校规定摆摊的地方摆着,这两千块钱租金就是她这个学期摆摊挣到的钱。"

"咦,上回听人说,学校里划了一个摆摊区域,是不是她给抖弄出来的这回事?"董熹瑜忽然想起有一次去复旦,汽车经过宿舍楼前边,看到那里一群人热热闹闹的围着,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司机热心的向她解释:"董教授,你是不知道了,这一届的新生真是了不得哪,有几个到学校里摆摊卖东西!"

"学校也同意?"

董熹瑜觉得不可思议,学生到学校来不是读书的吗?怎么能允许他们做买卖呢?要是学校的学生都去做生意了,复旦的研究精神和学术氛围又在哪里?

"学校同意了!领导说学生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要允许有多元生活在校园存在!"司机啧啧感叹:"这年头,学生们可真是厉害,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届比一届牛啊!"

董熹瑜对于学校领导允许校内经营有些不满意,大复旦竟然会弄出些这样的事情来!可是她也明白,复旦素来是兼容并包,对于新生事物的接纳性极高,校领导对于学生业余时间摆摊经营持这样的态度,也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外婆,她没影响学习,她平常的作业和小论文都是优秀。"

邱成才明白董熹瑜只喜欢努力学习的人,赶紧用事实来证明杨宁馨并没有荒废学业。

"都是优秀?"董熹瑜有些不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她一门心思挣钱,学习还能好?不可能吧?"

肯定是外孙自带好感度,帮那小姑娘提升了一下光荣形象。

"是真的,外婆你可以去经济学院了解一下,她的成绩真不错,特别是英语,是她们年纪的第一,每次的小作业和论文全是优等。"

"英语?"董熹瑜忽然想起上次邱成才说的事情来:"你说她英语很好?"

"是的是的,英语特别好。"

"这样吧,我愿意借三千块钱给她,两个月里还给我,不用利息。"董熹瑜看着邱成才眼睛发光,伸手压了压,让他坐端正:"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请她帮我把一篇论文翻译成英文,现在我年纪大了,弄这些事情有些力不从心了,她要是能帮我把这论文翻译出来,我不仅可以无息借钱给她,还能制服一定报酬。"

"行,外婆,我这就跟小六去说。"

"不,你把她带过来,我要好好的和她谈一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