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磁带了。"廖小梅开开心心的指着那个正在吃饺子的年轻人:"说是要买《乡恋》那盒。"

杨宁馨瞅了他一眼,笑了笑:"怎么样,我没食言吧?"

那人抬起头翘起大拇指:"信得过单位!"他低头指了指面前的盘子:"你们家的早点真好吃,比我们厂里的包子花卷好吃多了。"

"不会吧?你们一零一厂可是好福利,二两一个的肉包子花卷馒头,怎么样都会比我们家卖的早点实惠吧?"

一零一厂可是有伙食补贴的,县城的小饭店哪能和它相提并论,怎么样都得比它家食堂的东西卖得贵。

听说是一零一厂的职工,廖小梅赶紧打量了两眼,有些忐忑。

人家是大厂子里的工人,竟然到她这小饭店吃早点,也不知道合不合他的胃口。

"我们厂里的包子馒头是便宜,又做得大,雷钵一样大,吃一个就饱了,两个塞不下!"那年轻人伸手挠了挠脑袋:"现在哪里是吃饱就行了啊?得吃好,吃精细!大嫂你这里的早点真是好,这么多品种,味道又好,要是到我们厂子外边开一家早点店,那肯定会生意好得忙不过来!"

"真的吗?"廖小梅又惊又喜:"你没骗我吧?"

"我骗你干啥?不相信你先到外头摆个摊子,看看买早点的有多少!"年轻人骄傲的笑了笑:"我们厂里的人,不差钱!"

杨宁馨听了眼前一亮,要真是这样,完全可以趁着一零一厂这种国营大厂红火的时候去开家分店,等到九十年代末期,国营企业情况不对再把那店子盘出去就是了。

"妈妈,刚刚好我放假在家,不如我明天和二妮去一零一厂摆个早点摊位试试?"

廖小梅以前那一套早点摊位的行头还在煤屋里收着呢,完全可以再利用。

"不行不行,太远了。"廖小梅摆了摆手,一零一厂离X县县城有挺远的,骑自行车过去都要十五六分钟哩。

"没事儿,买辆三轮车过来,不用板车推着过去,以后到那边摆摊也方便。"

X县到饭店里吃早点的人并不是很多,中午晚上过来吃饭的,大部分是那些在工地上做事情的人,虽然工地有那种类似于狗蛋做的小炒,可毕竟廖小梅这边饭菜好吃,油放得足,价格也没贵太多,所以过来的人还是相当多的。

要是一零一厂吃早点的人比X县的要多,到那边开个分店是完全可行的。

杨宁馨是个实干派,上午就去东风商场看了一辆三轮车。

这个年代,自行车和三轮车已经不再是新鲜物事,嘉陵50那种摩托车才是最拉风的交通工具,买三轮车已经不需要开证明,价钱也不贵,一百五十多就买到了。

看着漆成新绿的三轮车,廖小梅叹了一口气:"小六,你这孩子。"

"妈妈,我在家没事儿干,刚刚好来个社会实践!"杨宁馨拍了拍胸口,满脸欢喜。

只要能挣钱,辛苦一点算什么呢!

天还没亮,廖小梅就骑着三轮车载着杨宁馨赶到了梅梅饭店。

她不放心让杨二妮和杨宁馨一块儿去,坚持要自己陪着走,在家里生好了煤炉,走到梅梅饭店的时候,陆小燕和杨二妮已经把要带过去的包子饺子一笼笼的装好了。

差不多二十多分钟,母女俩到了一零一厂。

杨宁馨来过这里很多次,自然知道最好的地盘在哪里,她和廖小梅一起把三轮车推到了一零一厂的蔬菜水果市场,在靠着门的地方把小摊位给支了起来,一张小小的四方桌,旁边几条长凳,两个煤炉上一个架着大蒸锅,里边是包子饺子这些,另外一个上头是一个铝制的桶子,分两半,一半装着热腾腾的开水,一边却是新鲜骨头熬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