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过年买东西的人也就更多了,邱兴国一直忙到晚上六点半才骑着自行车回来,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林淑英给他热了饭菜,两夫妻坐在桌子旁边说闲话。

"今年供销社进的货比去年又多了吧?"

"那是当然,"邱兴国很得意:"比去年多进了一万来块钱货哩。"

"一万多!"林淑英惊呼一声,旋即坐直了身子:"现在家家户户手里都有些闲钱了。"

"可不是?看这情形,还得赶着去县城讨指标,要再多调点货过来备着,今天我把昨天的营业额盘算了下,差不多卖了八千块的货。"

"八千块!真是够多的,还是国家政策好,要不是咱们哪里会有这么多钱买吃的穿的用的。"林淑英摸了摸衣兜,从里头掏出了那卷钞票:"你看,今天成才回来给我的钱。"

邱兴国放下饭碗,有些吃惊:"这么多钱?哪里来的?"

"成才说他和那个杨宁馨一起去广州买了些衣裳裤子回来,到县城里甩卖了,挣了不少钱。"林淑英忧心忡忡:"兴国,你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他,咋能去做这样的事情?"

"干嘛去说道他?"邱兴国瞥了林淑英一眼,她的眉毛紧蹙,面容在微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忧愁。

"咱们成才有能力啊,这可不是好事?"邱兴国接过那卷钞票数了数,眼睛都瞪大了一圈:"这都有一百多块钱了哩,成才这家伙,真是鬼精鬼灵的!"

"现在成才最大的任务不是好好学习考上上海的大学吗?卖衣裳啥的,不是他该干的事情,你不去好好教导他,还赞成他这做法?"林淑英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兴国,我们应该要统一起来,引导成才走上正道!"

"能挣到钱就是正道,去上海念书出来不也是挣钱吗?他现在卖衣裳也能挣钱,我觉得上不上大学差不多。"邱兴国嘿嘿的笑着,扒拉了两口饭:"咱们俩都没念大学,还不是一样过得好好的?"

林淑英生气的瞪了邱兴国一眼,自家男人什么地方都好,就是有点不思进取,竟然认为生活在这小山村和生活在上海都一样!这叫过得好好的?那是他没有在上海生活过!林淑英闭了闭眼睛,想起上海宽阔的街道,华山路上落满了梧桐叶,拐角的路灯下有铁艺的花盆,里头栽种着紫色的盆栽花朵。

只有在上海生活过的,才能体会那里的小资情调,才能明白什么叫幸福。在这乡村里过了这么多年,每天早上起来看到的是颓败的田野,吸一口气,里边都混合着新鲜的猪屎牛粪的臭味。

要不是因为邱兴国,因为她的孩子们,林淑英早就想偷偷跑回上海去,不再回来。

可是这里有她至亲的人,这份亲情甚至超过了她对于母亲的挂念,她这才能在小山村呆了二十来年。

"怎么了?生气啦?"邱兴国没听到林淑英的回答,抬头看了她一眼,见到她一脸的不高兴,赶紧陪着笑脸:"好啦好啦,我等会就跟成才说去!让他好好看书,可别把精力用到不该花的地方去!"

"还有一件事……"林淑英皱着眉头,想起了那个叫杨宁馨的小姑娘来。

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也不知道她现在长啥样,对她的记忆还停留在那一次去县城接包裹,在木材公司的大通房里看到过她。

乌黑的头发飘在肩头,巴掌大的小脸蛋,乌溜溜的一双眼睛,笑起来特别甜,嘴角微微上翘就跟水里那菱角似的。

"啥事?"邱兴国很快把饭吃完,放下碗,朝林淑英讨好的笑了笑:"媳妇说的话就是圣旨,一定照办!"

"你还记得一个小名叫小六的姑娘吗?咱们成才和她一块儿念了小学初中,她老是拿第一。"

"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