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过朱瞻基的奏折,朱棣看了几眼,顿时眉开眼笑起来,“不错!不错!果然有朕昔日之风范。”
“王显!你过来!你看看小王爷这奏折怎么样?”朱棣对着王显招了招手。
王显小心翼翼的走过来看了几眼,“回皇上!小王爷这字写的可真好看。”
“嗨!我倒是忘了,你小子不识字,看不懂!哎!算了,不过经你这么一说,我发现这小子写的字还真不错!哈哈哈!”朱棣将朱瞻基的奏折看了一遍又一遍,发现朱瞻基现在所做的事情虽然现在看起来用途不大,可在将来确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朱瞻基的这份奏折,总共说了两件事情。
第一,关于弹劾锦衣卫都指挥使纪刚贪污受贿,以及各种不法行为的罪证,调查的各种人证,事情发生时的时间地点,击在的清清楚楚,和朱棣调查的完全一样,甚至比朱棣的消息还要详细。
如今朱棣大权在握,皇权稳固,想要对付纪刚,那只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只要让都察院审理调查,没问题也能给他找出一大堆的罪证,何况纪刚还是个浑身都有毛病的人。
朱棣之所以让朱瞻基去调查,只不过是想借此机会让朱瞻基锻炼一番,朱棣清楚,他的这些儿子当中,根本就每一个能给他长脸的。
先说这太子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母亲是仁孝文皇后。开国功臣徐达的外孙。从小端重沉静,朱元璋很喜欢这个家伙,本来还算是一个不错的继承人,可偏偏是一个大胖子,而且还是个病秧子,洪武二十八年闰九月,被朱元璋册封为燕世子,后守卫北平,朱棣后来起兵靖难,四处奔波,就是由朱高炽镇守北平的,朱棣在当了皇帝以后就把他顺便封为太子。
再说第二个儿子朱高熙,洪武二十八年被封高阳王,靖难时被朱棣戏弄了一把,死命的表现立功,多次营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当了皇帝以后,把他封为汉王。这家伙老是觉得自己应该做太子,和他的哥哥朱高炽明争暗斗不断,朱棣并不是不知道,只是他现在还年轻,镇得住,也就懒得搭理,何况有他坐在那里,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朱棣的第三个儿子朱高燧,是让朱棣最头疼的一个,简直就是一个搅屎棍。朱高燧是在永乐二年四月初四被封为赵王的,不久后便被朱棣命居北京。刚开始,朱高燧恃宠,时常做出不法之事,又和朱高煦合谋夺嫡,并诬陷太子朱高炽。永乐七年,朱棣知道了他的不法之事,大怒之下,立刻诛杀他的长史顾晟,同时夺了朱高燧的冠服,幸得太子朱高炽求情才得幸免。后来朱棣让国子司业赵亨道及董子庄为长史辅导他,他的行为才稍改善。
朱棣的第四个儿子,是个短命鬼,老早就死了。
朱棣看着自己的这些个儿子各个不成器,于是便向自己的军师姚广孝询问,姚广孝这和尚直接告诉他,儿子不行,那就看看孙子里有没有出类拔萃的。
经过朱棣的仔细观察,发现朱瞻基可堪大任。
这次,朱棣让朱瞻基去调查纪刚的罪证,主要是想看看他这些年有没有长进,能否独当一面,这次朱瞻基的做法让朱棣十分满意。
朱瞻基所说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万剑山庄举行的万剑归宗大典,对于这个万剑山庄。
朱棣早有耳闻,主要是一群铸剑技艺高超的铸剑师,朱棣登基以后,将大部分的人召集到了军营,专门为大明打造兵器。
万剑山庄举行大典,朱瞻基打算到里面的江湖人士中,挑选一些少年英杰,送入军中历练,使其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大明北边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朱棣知道,一个优秀的将领是多么重要,何况他也不可能一直都跑出去打仗,他的皇位总有一天要交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