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所谓的大诗人,哪一个不是在诗词歌赋当中隐晦的描写男女之情。比如说那“春色满园关不尽,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就是说主人家的妻妾太多,主人满足不了,红杏出墙了吗?还有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谁的衣带宽了?为什么宽了?谁不后悔?谁为谁憔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谁在夜吟,蓬山是什么地方?无多路不就是只有一条路吗?青鸟为什么殷情?怎么探看?其实,所谓的诗词,都是在含蓄的表达男女之情,根本就禁不住推敲。

而刘艳芳是九狐教的弟子,这九狐教又是精通房中术的教派,这短短几句,有怎么不让人浮想联翩呢?

卫英冷冷道,“虽说我们现在是合作关系,可我并不介意现在就宰了你!以后少来诱惑我,我可不能保证我每次都控制得住。”

刘艳芳伸出洁白的芊芊玉手,轻轻的抵着下巴,“那你倒是说说看?你怎么个控制不住法?嘻嘻!别逗了!我们两个是各有所长,虽说你功夫或许比我好,和不见得就是我的对手,威胁我是没有的,上次的毒药不错吧!呵呵!我知道你早就看出来了,要不然,你也不至于每次过来都是这么小心翼翼的,真是苦了你了。”

“我还有事!告辞!”卫英一拱手,直接向着外面走去。

“哎呦!卫将军!别着急走啊!再玩玩啊!我这里好多的姑娘可都等着伺候你呢?哎!别跑啊你!”刘艳芳在卫英的身后笑着叫道,而卫英的步伐变得更快了。

在大明这个朝代,男人有多少个女人,那是没有人会介意的,卫英虽然心里爱的是夏千雪,家里也有两个女人,可是,男人就是这样,哪个男人不想多拥有几个女人,从一而终,只爱一个女人,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只有戏文里才会出现的。

在这个世代,不知有多少自命不凡的谦谦君子,整天流连于青楼勾栏,别说有些人不去,那不是他们不想去,而是他们不敢去,要不是没有钱,要么是因为家里的严格要求,不敢去,在要么就是为了自己那虚伪的名声。

满嘴的仁义道德,满脑子的男盗女娼,亘古不变的道理,在哪个朝代都不会改变。

《孟子·告子》当中记载,“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孟子之所以没有问第一句,那就说明,他明白这一句,也认可了这一句,而且还流传了下来,连儒家的大师都是如此,更别说现在的读书人了,而整个天下,几乎都是在文人的掌控中,当年朱棣靖难,为什么要发檄文?朱允文打朱棣,为什么要发表檄文?是给老百姓看的吗?可能吗?这些个老百姓,谁有时间管你谁当皇帝?连肚子都填不饱,大字不是一个,写的文绉绉的檄文,比天书还要难懂,谁管你呀!无非就是为了堵住那些文人的口。

所以,文人都这样,那卫英这么做,谁敢说半个不字,而且卫英也没有那种从一而终,只喜欢一个女人的想法,时代不同,需求也不同,这时候的女人,基本也不会在乎男人有几个女人,因为她们没有那个说三道四的资格。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