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朱棣觉得,有必要给他升升官,为朱瞻基的将来铺路。

为何不是替朱高炽铺路呢?

朱棣现在已经年纪大了,而且太子从他靖难之时,凡是他不在之时,一直担当重任,对于朝局十分了解,可是,人总有老的那一天,朱棣现在都感觉到力不从心了,而且太子朱高炽已经三十九岁了,加上身体肥胖,体弱多病,谁知道他还能活多久,能不能比自己多活几年那还不一定呢?因此,朱棣现在已经开始慢慢的将帝国的权力过渡到朱瞻基的手中,让他多多磨练,免得到时候继承大大统,无法自由的驾驭大臣。

……

第二日,春日初升,京城之内大雾朦胧,天地间茫然一片,几只燕雀在迷雾之中鸣叫,来回穿梭。

朝中大臣早早的从被窝里爬了出来,顶着湿答答的帽子向着皇城赶去,众人行色匆匆,相互见面之后,略微点头致意,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随后仿佛不知道一般。

众朝臣在大殿之内等了片刻,朱棣这才捂着后腰走了进来,果不其然,马上便有朝臣参劾卫英了,甚至有些人,在言语中还夹杂着一些对朱瞻基不利的因素,比如说皇太孙用人不当,致使西安百姓无辜受苦,惨遭抄家,这一切,都在朱棣的意料之中,唯一出乎意料的是,这朝堂上参劾卫英的人居然如此之多,还有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这两位大臣,朱棣并没有马上表现出愤怒,这种朝臣相互结党的事情,那是无可避免的,他杀再多的人还是会有的,所以,朱棣当即下了一道圣旨,着锦衣卫快马加鞭的送往大同。

朱棣知道事情的真相,他自然知道该如何面对,可是,他的能力再强,并不代表朱瞻基的能力强,朱棣想看看,这朱瞻基该如何应付这种局面,看看他在大同的这些日子,长进到了什么地步?顺便瞧瞧这个卫英,到底长什么样?智慧如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