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玉衡子先是一愣,随后笑道,“既然你已经有了这个打算,我也不说什么?如果有什么不顺心的,混不下去了,就直接回来,咱武当家大业大,没必要受别人的鸟气!”

卫英笑着点点头,“知道了!师父!你就多保重,我就不送了!”

“去你的!我要你送吗?”随后玉衡子和李龙两个人带着两个救下来的少女直接上了武当,卫英和朱瞻基两个人,直接进了金陵城。

卫英本来是打算让赵玉儿和叶小青跟随朱瞻基的,可他随后一想,还是让这两个人在武当过普通人的生活吧!在京城这种地方,就算有朱瞻基的帮助,也会有不少的麻烦,何况朱瞻基也不能总是待在京城照看他们,相对而言,在武当就要安全多了。

看着众人远去的身影,朱瞻基不由自主的笑道,“我说你就不打算给自己留一个?你这一路上自已做饭的,总要有个人照顾你吧!”

卫英笑道,“我的小王爷!你当我和你一样是娇生惯养的吗?这些事情我自己一个人做就可以了,没必要多拉一个人,何况我是去杀人的,不是去游玩的。”

朱瞻基笑了笑,“好了!不说了!我们还是先进城吧!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

皇宫大殿,金碧辉煌,一盏盏油灯将御书房照耀的如同白昼一样,朱棣趴在一张宽大的檀木桌前,手中的奏折飞速的翻阅着,左手边是高约两尺的奏折,全是批阅过的,右手边是高约一尺的奏折,这是他要尽快批阅回复的。

“王显!郑和那边有消息吗?”朱棣看着奏折问道。

站在身后的大太监王显立马走上前,躬身答道,“回陛下,根据锦衣卫传来消息,郑和的病情已经控制住了,武当的玉衡真人也已经回山了,算算日子,小王爷应该已经进城了,估计明天早朝上就会向陛下禀报。”

“嗯!这武当的医术确实高明,宫廷那么多的御医都没有办法,这玉衡子居然轻而易举的就治好了,你去拟旨,这武当派为我大明保住了一个栋梁之材,必须嘉奖一番。对了,锦衣卫那边还有没有传来什么消息?”

“据说小王爷在武当弟子当中收了一个手下,此人年纪轻轻,只有十六七岁可身手十分了得,据说比李年还要厉害,在万剑山庄的大典上大放光彩,连少林寺的那些小和尚都被打残了。”王显连忙说道。

“哦?”朱棣惊讶的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这李年的身手功夫他可是知道的,比李年还要厉害,看来确实是一个有前途的少年英杰,“这个人锦衣卫调查了没有,有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这个小人就不知道了?我马上去让锦衣卫调查一下!”

朱棣想了想,摇摇头,“算了!咱们还是不要调查了,或许他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也没必要事事关心,如果能吃点苦就好了,没想到这小子出去了这段时间,居然有了如此大的长进,上次的走着里面,提到的那些问题,朝堂上许多大臣都不知道,可这些全都是最实际的东西,马上就要入冬了,这边关的鞑子估计又要不安分了,不抢点东西,这帮孙子是难以过冬的,这些鞑子,确实让人很头疼啊!”

对于国家大事,王显显然是无法插嘴,毕竟他只是一个宦官,朝廷大事,并不是他所能言语的。

……

卫英跟着朱瞻基从教坊司里面走了出来,这是最后一个地方了,卫英始终没有找到他的姐姐,朱瞻基也帮忙调查了许多的卷宗,在这些卷宗里面,也没有发现有关的记载,看来这想要真正的找到,确实要费一番功夫。

朱瞻基从怀里拿出了一纸文书递给卫英,“给!这是你要的户籍,没有这个,你是没法参军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