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董夏已经和好米粉蒿子了,热气腾腾的绿色米粉盛放在两个大脸盆了,堆得高高的,小锅里正慢火煎着自家吃的春饼,大锅里是董晓海和阿秋配合煮好的大米粥。阿秋和董夏正捧着蒿子锅巴吃的蹦蹦脆,小脸是一脸享受的表情,锅底下坐着添柴火的是董晓海。
王氏心里有些疑惑,今天这速度也太快了吧,这都煎上了,自己在齐家也没耽误多长时间啊,不过也没有问,只是一脸担心地抱怨:“他爹啊,你不在床上好好躺着,干啥子活?大夫都说了,你的伤要好好静养,咋老是不听大夫的话啊?”
董晓海知道王氏是担心自己,忙解释着:“他娘,我也没做啥子,就是帮孩子添添火,柴火还是阿秋递给我的。这一天到晚干坐着,也不是事儿啊,就找点小事儿不让自己手痒罢了!”
董夏依旧靠着锅壁坐着,看到王氏和董晓海的对话,也插上嘴说了一句:“娘,要是让你一天到晚干巴巴地坐着,你也受不了啊,是不是啊娘?爹若是动动手,活动活动也是不错的,大夫说静养,也没说一点也不能动啊!爹看着你那么累,心里可心疼啦,爹能搭把手,心里也舒坦些,这人一舒坦,啥病啥伤的也好得快啊,对不?对了,今晚这么快,就是因为爹白天的时候帮咱们把蒿子剪碎了,我就拿到塘边过水就行了!”
王氏瞪了一眼董夏,将扁担往墙角一靠,“啥心疼不心疼的,你这丫头说话一套一套的,也不知道是吃啥东西长大的。算了,一天也累了,懒得和你们一群人计较?”
王氏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见董夏要来帮忙,直接说自己一个人就行了,让她吃自己的,弯腰在后门处自己冲洗了几遍手。
董夏和阿秋对视一眼,都暗暗发笑起来,王氏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心疼人却不会表达。
洗干净了书,王氏开始揉起春饼来了,速度非常快,一个接一个薄薄的春饼就这样沾满了簸箕,等春饼凉了不怎么黏之后,再准备一块块的叠加,这样就不占地方了。
王氏想着明天齐表爷要帮自己犁租的田,整整十亩,只是明天早上还要去街上去卖春饼,今晚做多了,不知道会不会耽误今天的事儿,不过就今天的情况来说,应该没啥子大问题。既然这两天没法子请齐家表爷来家里吃饭,就送些新鲜吃食过去。两家也算是老亲,给钱的话齐家是肯定不会收的,不如送些东西实在,齐家人也不会拒绝。
锅里的厚春饼已经煎好了,一家人在锅台旁边,喝着米粥,吃着春饼,吃的心满意足。董夏心里感叹,之前饥饿的时候想着,要是天天都能达到这样的吃饭水准,做梦都能笑醒,现在终于达到了。自己这个废柴穿越女,总算能发挥些作用了。
吃完饭,继续干活,终于做好了五百个春饼,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小摊子还是要一步一步来,毕竟家里的活也不能丢。董夏心里盘算着,等到有了余钱,开个早点铺子,将现代的各种早点小吃弄出来,人工忙不过来,就雇人干。正好家在村里,各种农产品直接就地取材,快速加工,好日子总是有的。
第二天一早,春饼的买卖依旧很火爆,五百个春饼没多久一下子就没了,很多人买了春饼直接在隔壁的馄饨摊子叫上一碗馄饨,边吃边喝汤,连带着馄饨摊子生意也好了很多。
卖完了春饼,馄饨摊子的中年夫妻则直接盛上两大碗馄饨放在桌子上,热情地拉着王氏和董夏坐下来吃馄饨,王氏抵不住热情,只好和董夏坐下吃了。
清淡的馄饨汤上撒着细碎的小香葱,薄薄的馄饨皮包着里面的瘦肉馅,很是美味,董夏尝了一口,眼睛一亮,这中年夫妻的手艺真好啊!
中年妇人则坐在一边和王氏攀谈起来,从两人的谈话里,董夏得知,这两人就是镇上的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