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只有气血充足、精力充沛者,才能逐渐打通奇经八脉。
而古代的生产力极为有限,那些普罗大众,能够吃饱的都是少数。
每年由于各种天灾人祸,饿殍遍野,饿死的灾民更是不计其数!
试问那些面黄肌瘦、长期缺乏营养的平民,怎么可能有精力去练武?
王腾曾经在一部历史纪录片中,看过这样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如果要给历史做减法的话,最终剩下的,便只有历次工业革命了。
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秦朝之前的几个奴隶制朝代,暂且不谈,毕竟在那时候,全天下的人口,十有八九都是奴隶。
作为奴隶主的私人物品,连活着的权利,都是他们主人赐予的,整个国家哪有什么生产力可言。
九州大地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其所向披靡的耕战制度,的确领先了同时期其他国家上千年。
可惜,秦国的整体生产力水平,依旧是十分的低下。
秦国的所有百姓,唯一的出路便是去从军打仗,跟着国家不断地扩张侵略,才能够吃上饱饭。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已知范围的世界均为秦地,天下再无处可供其扩张。
而秦国的生产力,却又得不到提高,老百姓们只能继续饿肚子。
结果,那偌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
从汉朝鼎盛的文景之治、武帝时期,到封建王朝最后余晖的乾隆时期,将近两千年时间的封建时代里,整个华夏的GDP只涨了一倍。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百年间,日不落国的GDP就涨了一倍。
信息大爆炸的近些年里,华夏国的发展速度则是更为夸张,每年上涨近十个百分点,短短数年,GDP便能翻倍。
在古代那数千年间的封建乃至奴隶制社会中,除了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那极少数的一部分人以外,绝大多数人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没有任何悬念,就是活下去,活下去!
无论是被朝代粉们,吹嘘得多么强盛的大一统王朝,亦或是万国来朝的天朝时代,尽皆如此。
就算是号称所有封建王朝之中,那最为鼎盛的清朝康熙时期,全国绝大部分的老百姓,也还是处在水深火热的剥削之中,根本是吃不饱饭的。
当时的整个民间,竟广泛流传着“康熙康熙,吃糠喝稀!”,如此令人触目惊心的俗语!
历数整个封建时代,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的,就只有于西汉初期,发动吴楚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的封国子民。
刘濞任吴王时期,免除了其封国之内子民的所有赋税,老百姓们安居乐业,连国都长安的居民,都羡慕无比。
吴国子民们能过上好日子的原因,只有一点,生产力高。
吴国当时以三郡的人口(全国五十四郡)又是煮盐又是挖掘铜山铸钱,占据了全天下近半的GDP。
等于说,刘濞是在用整个汉帝国近一半的生产力,去养只占全国人口十几分之一的吴国百姓,这才能让封国子民,人人得以过上好日子……
2039年的华夏国,全国GDP总量已然达到了65万亿米元,是全球第2大经济体米国的两倍有余。
人均GDP更是突破4万米元,正式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这划时代的生产力,足以改天换地,让所有人民过上小康生活。
全民普及武术后,华夏国人民的身体素质,更是年年提高。
在十几年后的-->>